1上挺班的“四字謠”(1 / 2)

上挺,本來是打麻將的術語,意即各路牌色已經湊齊,就等著有人點炮或者是自摸和牌了。但是,運用到官場上,一個官員的官運如果是上挺了,那就是萬事齊備,隻等著組織部門一張任命文件,然後就被提拔走馬上任了。

為這,北遼市委黨校就出現了一個上挺班。凡是來到上挺班參加培訓活動的人,都是要等待提拔重用的優秀幹才。

市委黨校,本來是市委培訓幹部的單位,而且前來參加培訓的都應該是幹部隊伍中的優秀人才。

可是,因為各單位工作很忙,那優秀人才都占據著重要的崗位,一天到晚忙的夠嗆,哪兒有時間放出來讓他們培訓?於是,隻好派些不怎麼忙的幹部前來湊數。

市委黨校的領導也明白,現在的工作這麼多,各單位都把參加黨校培訓活動當成了額外的負擔,能夠派人來參加,就不錯了。

盡管來的這些人並非各單位的優秀人才,或者說他們基本上都是比較失意、不受重用的“剩閑人”,然而,黨校隻是一個培訓機關,沒有相應的權威,對這種事情也就睜一眼閉一眼,湊夠人數開班畢業應付了事。

“剩閑人讀聖賢書”。成了人們揶揄市委黨校的一句口頭禪。

但是,盡管人們這麼瞧不起市委黨校的培訓工作,黨校領導並不因此感到沮喪。畢竟,他們還有一個上挺班支撐著黨校培訓工作的門麵。

上挺班的學員都是經過市委組織部門備案的後備幹部,即使是工作再離不開,上挺班培訓這一關是所有等待提拔的人都不可越過的。

上邊有明確規定,凡是提拔的幹部,都要經過市委黨校培訓且必須畢業方可。不然市委組織部門就不予辦理提拔手續。

這些後備幹部,來到上挺班培訓時都是處長、副局長之類的職務,一旦畢業,就有可能被提拔為局長或者是副局長了。

特別是秋季開學那一期上挺班的學員,很有可能在黨校就能接到市委組織部門的任命通知。因為,每年的十一月,是市委常委會研究調整幹部的月份。

很多的年輕才俊都是這個月份飛黃騰達的。所以,每到市委黨校舉行秋季開學儀式,上挺班的學員就會引起官場人們的格外關注。

在市委辦公廳寫了幾年文字材料的副主任王文華,有幸成了本年度黨校秋季學期上挺班的學員。

王文華是本市青蘭縣五牛村人,大學時學的是管理工程專業,按照他的設想,這個專業的畢業生應該是到企業當廠長經理的人選。

可惜,等到他畢業時,縣裏的國企統統改製,賣給了個人,因此,王文華心中的企業家夢想破碎了,隻好報考了縣委公務員。

幸好他的運氣好,筆試麵試都過了關,被錄用後就在縣委辦公室寫文字材料,後來以文筆優秀聞名市縣綜合部門,就被市委辦公廳的領導抽調上來了。

在這市委大院裏,他先是做一般綜合工作,後來被提拔為綜合一處處長,專門為市委書記寫講話稿,老市委書記退休時,念他爬格子辛苦,將其提拔為辦公廳副主任,主管綜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