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計算機的應用已經無處不在,而創造這些應用的人將是未來的主宰,因為計算機應用的基礎是程序設計。
牛津大學在2013年發布了一項報告,預測未來20年裏將有一半的工作被機器取代。2014年,英國把圖形化編程納入了5歲以上小朋友的必修課。歐洲其他的一些國家也將編程課納入了初等義務教育中。編程將和目前的英文一樣,成為一種基本能力。
編程可以使孩子擁有更嚴謹的思維,能讓孩子努力理解看不見摸不著的數據結構,能鍛煉孩子從具體到概括的抽象能力,也能訓練孩子獨立鑽研問題的能力。
另外,學習編程也能建立孩子對於計算機的正確認識—它不是專門用來玩遊戲的遊戲機,它是一種生產工具,而且這種生產工具還能夠生產高級的產品—程序。
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提出了麵向2030年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指導思想。通知指出“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於樂的編程教學軟件、遊戲的開發和推廣。”人工智能建立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之上。
細數當今影響人類的科技巨頭,IBM、穀歌、微軟、蘋果、華為、阿裏巴巴、騰訊、百度、小米等,全都和計算機科學相關,它們代表了當今社會發展的潮流。要想跟上潮流的步伐,一個比較一致的意見是—學習編程,越早越好!
目前已經出現的程序設計語言估計有上百種了吧!但是我還是推薦Python。為什麼推薦學習Python語言不用多說。正如它的官方網站上的簡短描述:Python強大、快速;兼容性好;可移植;友好、易學;開放。總之,Python是一門越來越流行的程序設計語言。
介紹Python的各種書籍層出不窮,然而,學習一門程序設計語言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於廣大讀者來說,技術書籍總是缺少那麼一點點生趣。本書就是專門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而創作的。它采用生活化的語言講述Python程序設計的知識,從基礎開始一直講到算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枯燥的灌輸很快就會將興趣澆滅。為了維持讀者的學習興趣或者說幫助讀者們堅持讀完本書,作者絞盡腦汁,將Python知識與一個個的小故事聯係起來,並最終解決問題。
關於本書
這是一本適合少年兒童學習的程序設計語言入門書籍。它像一本故事書一樣,利用短小的篇幅,讓讀者了解到他們正在學習的Python知識如何與現實生活聯係起來。
全書沒有嚴肅的教條,沒有大篇幅的理論,也沒有生澀的專業術語,力求讓目標讀者閱讀起來沒有壓力。
本書共安排了54章。雖然Python語言是一門係統化的課程,但是54個章節基本上都可單獨閱讀。如果讀者已經學習過部分Python的內容,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程度,從任何一個章節開始閱讀本書,從而節省寶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