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產品經理是角色,文藝之旅是人生(1 / 2)

總體來說,“搖一搖”這個功能做得好,一方麵是它確實做得比較簡單,甚至連一個頁麵提示都沒有;另一方麵它讓用戶用得很滿足,因為它帶給了用戶一種微妙的心理體驗,一種非常原始的動力體驗。

這裏,產品經理一方麵需要很細膩的敏感度,能體會到一些“微妙”的東西;另一方麵,產品經理也不應該基於某些價值觀去做自我設限,而是應該相對客觀地對這個世界進行“認知”。

“客觀認知”又是什麼意思呢?

比如一個人完全相信佛家所講的“因果”,認為這就是宇宙最根本的運行法則之一。那麼,他可能會拒絕某些“擦邊球”的產品設計方案,因為雖然會有短期金錢收益,但最終使自己受苦。也就是說,他並不是為了價值,而是基於一個非常清晰的邏輯判斷。

總之,產品經理無論做什麼產品設計,其實都是在反映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洞見(Insight),隻有真正且深入地理解了這個世界,才能做出真正有價值的產品。

這也正如作者所說的——

每一個產品經理的內心深處都有一顆文藝青年的心,也正是擁有了這樣一顆感受豐富、體驗細膩的產品之心,才使得他們能夠對產品設計的細節有更透徹和深入的理解。

雖然我們在產品中會有意無意地利用人性的弱點,去擊中用戶需求的要害,但是,不能把這種聰明過度化,要坦誠地和用戶對話。

在AI時代,可能很多人會生活在產品經理創造的某個虛擬空間裏——我們看似是在設計用戶交互等產品體驗,其實我們更是在直接影響(操縱)用戶的身心行為。

在商人眼裏,這意味著比互聯網大10倍、100倍的財富機會,但在我眼裏,這意味著無盡的未知和敬畏。

如果我們沒有考慮AI在感性角度對人的影響,用戶使用產品時會覺得很奇怪,但用戶和產品經理都不知道到底哪裏出了問題,因為產品經理根本沒有考慮這個維度(而這個維度是不可能被剝離掉的,因為在交互過程中,人自然就會受到情感激發);如果我們的產品沒有足夠的細膩和真實,可能會在無意中謀財害命,不僅是性命,甚至是慧命。

產品經理,是我們在職場中扮演的一個角色,是外化的一麵;文藝之旅,是我們在生命世界中自我前行的過程,是內在的心安和美好。

願這本書,能陪伴大家去實現“產品經理的文藝之旅”。

黃釗 hannima

圖靈機器人—人才戰略官

前騰訊產品經理

微信公眾號“hanniman”

總體來說,“搖一搖”這個功能做得好,一方麵是它確實做得比較簡單,甚至連一個頁麵提示都沒有;另一方麵它讓用戶用得很滿足,因為它帶給了用戶一種微妙的心理體驗,一種非常原始的動力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