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寶記前,諸人猶豫不決,交頭接耳談論新奇的拍賣會,但無一人知曉,普通百姓純粹是來看個熱鬧的。
韓寶記是前不久在富縣冒出來的,一直神神秘秘的,倒是青記為眾人孰知,知道青記是個很方便買東西的商鋪,同種東西,質量比起其他鋪子要好的多,而且去青記裏買東西,感覺倍有麵子,裏麵的夥計們個個客氣,從不因他們身份底下而瞧不起。
而最重要的是,青記經常招工,雖然活兒累了點,有時候還要跟著護衛隊去其他地方運送貨物,但是報酬不低,從不拖欠,盡管隻招有熟人擔保且口風要緊的,大家仍是趨之若鶩。
然而盡管圍觀者甚,卻無一人率先邁入。
新來的縣官是個年輕的娘子,姓申名雨,據韓小滿的小貓們打聽到的消息,是白霄的同窗,本在長安大理寺擔了個不大不小的官職,卻不願意待在那裏,自己請調過來遙遠的齊州做縣官。
申雨站立在二樓窗前,負手俯視下麵,轉身揶揄道:“兩位,尚無人敢進,這什麼拍賣會隻怕要黃。”
韓小滿跑過去看一看了,也有些著急,說道:“閔娘子……”
“申大人,韓東家,且看,”閔清也步至窗邊,抬抬下巴,打斷韓小滿的話:“這不是有人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了?”
兩人聞聲望去,隻見一個黑瘦的錦衣郎君從人群中越出。
錦衣郎君一身綾羅綢緞,身邊又跟著幾個隨從,可見非富即貴,但見他抬步而出,就往韓寶記而去。
離他不遠的中年娘子忙叫住他,說道:“郎君留步,但見郎君邁步,可是知曉這韓寶記是來什麼來頭?那拍賣會又是如何?”
錦衣郎君轉頭嗤笑一聲,說道:“不管什麼來頭,瞧著倒有些趣味,左右是二兩銀子的小事,就當看個新奇了,且看官府參與其中了,若是能借機與官府搭上,才是大善。”
說罷不再多言,讓其他人等著,隻帶著一個隨從從容繳納了費用進入。
其他商人不管是因為那席話,還是見有人先出頭了,也不再觀望,跟在後麵魚貫而入。
申雨點點頭,向閔清韓小滿拱拱手:“如此,就看兩位東家的,本官便在此觀之。”
能說動她堂堂縣官,參與進商人的計劃,是韓小滿給她的保證,能讓之前從權貴那裏抄的古董名畫、房屋地契變現,且會大大高於市價。
按照律法,抄家後的錢財隨同賬簿要如實上交,其他財物清點後要入縣衙庫房。
然而這些東西雖然精貴,但到底比不上錢財來的實用,特別是如今的富縣正在重建,各處要花錢,申雨本意賣了變現,但按規矩來說,最多隻賣個市價的八成。
無奸不商,無官不貪,若是縣官膽子再大一些,還可以貪墨三成。
算是官場裏不成文的規矩了,畢竟水至清則無魚。
申雨不在乎這點錢,她實則看中的是青記和韓寶記的潛力。
但為了避嫌,她不能與韓寶記和青記走的太近,因此不方便顯露人前。
官府可與商人恰當合作,和縣官與商人勾當是兩回事。
進了樓裏的人第一時間便被侍女徑直引導著上了二樓,二樓被改造一番,成為一個寬敞的大堂,足可以容納一百多人,中間擺放了一排排的成套桌椅,一套桌椅可坐兩人,隨從們也被安排在大堂一旁等著。
每張桌上都擺放了茶水點心,並兩個薄冊子。
打開來看,隻見第一頁介紹了韓寶記,主承接物品拍賣事宜,及其相關規則,隨後便是說明本場拍賣之物,房屋地契,古玩書畫,且每件拍品都附有簡略的介紹。
有些通透的人翻來覆去琢磨這韓寶記,隻覺這拍賣著實是妙,心裏不由起了心思。
也有些人則是心動於那上麵的拍品,不一而足。
而大堂之上,是個稍高點兒的長案桌,長案桌的正中擺著個小木槌,類似榔頭一般,正對著堂下,旁邊卻還有一個稍小點的案桌,上麵備有一遝厚厚的紙冊,後麵坐著柳長風和個年輕郎君。
見大堂坐的差不多有十幾人了,閔清微不可查頷首看向韓小滿,韓小滿會意,向兩人微一拱手,踏出房門。
與眾人打一番招呼,互相行過禮,韓小滿撩袍在堂上的案桌後坐下。
“承蒙各位東家信任,參與我韓寶記開業大吉……”
隨著韓小滿學著閔清說話方式,自我介紹一番,早就準備好的夥計在窗外展開條幅,韓寶記拍賣行,迎風飄揚,想不注意都難。
說完一番客套話,韓小滿微微一頓,又向柳長風躬身一禮:“此次多謝柳管事為我韓寶記作公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