颯颯的秋風兀自吹著,帶來了幾分涼意,街道上行人行色匆匆,南來北往,各種叫賣聲連綿不斷,街旁的一家不起眼的露天包子鋪內煙氣繚繞,排隊買包子的人們就在包子出籠的那一刻起躁動起來,沒了章法,一窩蜂般簇擁到包子錢——“我要十個,快!”“我要五個,快點,我還要拉車呢!”......
包子小二忙得不亦悅乎,還不忘喊上一句:“剛出籠的包子,好吃不貴,快來買呀,晚了就沒有了!”——聲音尖亮而綿長。
“號外,號外,上海著名交際花方豔芸醉酒吐了英國使者一臉,大家都來買報觀看詳情了——”
一名襤褸著裝的報童起勁地揮舞著手中的一疊報紙叫賣著,引來幾個人奔來爭相購買,報童臉上綻開了幸福得微笑。
幾張報紙買完後,他飛也似的跑得無影無蹤,手持報紙的人前後左右翻查,根本沒有有關方豔芸的報道。
“他媽的,被這小子騙了——”一個長相猥瑣的男子怒氣衝衝地甩掉報紙,朝報童消失得方向看了一眼,無可奈何地離去。
報童進了一家裝飾考究古色古香的戲樓,這是一家臨街上兩層戲樓,歇山式屋頂,小青瓦,屋脊上有磚雕裝飾,飛簷翹角。大門的牌匾上寫著“上海戲樓”四個蒼勁大字,門旁豎立著一尊一人高的石碑,上麵密密地刻著好幾百字,大意是介紹這座戲樓的建造史。
踏入大門是兩名長袍男子畢恭畢敬地查票,手持戲票的人趾高氣昂,多是一些達官貴人,目無一切的樣子他們看慣了,臉上總是笑眯眯的,晴朗天氣萬裏無雲的般。當然也有多雲的時候,遇到一些抱有僥幸態度的人想著蒙哄過關的人,他們總是毫不客氣,甚至拳腳相加。
他們看了幾眼報童手中的戲票對視了一眼,擺手放行。報童繞過繪有四大美人圖的屏風一蹦一跳地進去了。
屏風後便是主場,裏麵規矩地陳設著二十多張桌子,桌明幾淨,場子兩邊的走道旁各豎著兩塊顯眼的木牌,上麵是“肅靜”兩個篆體大字。桌子旁已經聚攏了一撮撮的人,他們悠閑地磕著瓜子,喝著香氣撩人的茶水,目光全聚在前麵的戲台上。
今天即將上演的是京劇《長阪坡》,縱然每月都要演上一場這出戲,每次都是相同的唱詞和變化不大的動作,這些戲迷總是被攝了魂魄一般百看不厭。戲樓座無虛席,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就等著鑼鼓聲響起。
報童老鼠般趁著戲樓活計不注意“哧溜”老鼠般鑽進了後台,掃視一般,徑直奔到一角落坐著發呆的男子而去。此男子小眼睛,低鼻梁,大大的嘴巴,皮膚黝黑,長相算不上俊朗,倒也不壞。個頭倒還算是高挑,瘦弱,弱不禁風的樣子,一臉的倦容,咬著嘴唇筆挺地站著,滿臉的若有所思,眉頭更是緊皺著一個圓疙瘩。
“大哥,你今天上台表演嗎?”
報童拽了一下男子的衣襟,嬉皮笑臉地問道。男子怔了一下,回過神來,睜大眼睛看著報童,微微一笑,道:“我今天沒有演出,你,你跑這裏來幹什麼,快出去,讓班頭看到的話準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