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惢領淩峰進入堂屋,此時楊運雄已端坐堂上,等淩峰來拜,因為他是長輩,必須得有個過程,淩峰行致堂下,雙膝跪地,叩了三個響頭,口中道:“侄兒淩峰拜見叔叔。”
楊運雄下得座來,扶起淩峰,一把擁入懷裏,痛哭不已,他喃喃的說道:“見侄如見兄。”然後拉了淩峰到了後堂,一一引見家人,家人一見當年楊運雄救命恩人的兒子,個個欣喜不已。
楊運雄已年屆八十的母親,見到淩峰,如同見到自己的親孫子一樣,噓寒問暖。楊運雄的母親從懷裏取出一副上等玉鐲,交與淩峰,囑咐他將玉鐲交給他的母親,說是她當淩逢的娘當兒媳一樣看待,淩峰收入懷中,楊運雄的父親也從懷中掏出一物,此乃一塊雕工精細的虎頭玉印,印上刻的是“胸懷坦蕩”四個字,托淩峰交給他父親。
楊運雄的妻子是一個樸實的湘西民婦,她視淩峰如同已出,一開口便叫淩峰兒子,淩峰見她,也真像將到母親一樣,格外的親切。楊運雄有一對兒女,兒子和淩峰年紀差不多,小了一歲,叫楊安,自小隨父習武,隨姑父韋倉習文,他在楊家也算是小有成就的人物,經常押運藥材往湘東、湘南、湘北及湘中地區,他為人仗義,能扶危濟貧,在江湖中也是有小小名氣,人們送他急時雨。楊安見過淩峰,二人很是投緣,很快就融到一起去了,無話不談。
楊運雄有個出了名的女兒叫女諸葛楊紫煙,她不會武功,也不善女紅,但她博通詩文,通曉古今,最愛讀的是兵書戰策之類的書,且酷愛書畫,寫得一手好字,畫得一手好畫,這一切都是拜她姑父韋倉所賜。她常跟隨兄長走南闖北,為其出謀劃策,她滿腦子的古靈精怪,奇謀妙計,在江湖中有許多大盜土匪,一聽女諸葛楊紫煙的名字,都得敬畏三分。
楊紫煙也見過了淩峰,他對淩峰道:“蝙蝠俠玉笛公子的名聲在江湖中如此響亮,萬沒想到卻是小妹的哥哥,哥哥一支玉笛在江湖中令那些邪門歪道聞風喪膽,妹妹想送哥哥一首詩,可否?”
淩峰道:“妹妹的詩哥哥當然喜歡,改日找個刻字的,將妹妹的詩刻在我的笛上,會更增一些色彩。”
楊紫煙張口就來:“夜半笛聲穿環宇,邪門歪道聽聲匿,玉笛橫吹煙飛盡,滄海清明朗乾坤。哥哥,你看如何?”
淩峰道:“有氣魄,有氣魄。”
楊紫養做了一個鬼臉,道:“哥哥如是喜歡呀,以後常寫詩給你。”
楊運雄邀淩峰到西廂房,這裏已備好了一桌豐美的家宴,一家人入座,淩峰先斟酒敬各位長輩,然後又敬了弟妹。
席間,楊運雄問淩峰:“峰兒,不知你父母身體可好?”
淩峰道:“母親身體尚好,隻是父親,五年前因母生病需要天山雪蓮才能治病,父親於是上了天山,,采得了雪蓮,不想在下山途中掉進了冰窟,被冰凍了三天,幸得天山派幾名俠士相救,命是保了,可是卻中了寒毒,常年臥床不起,喘息不定。”
楊運雄道:“可曾尋得良藥?”
淩峰道:“侄兒這幾年遊走江湖,遍訪名醫,沒有一位名醫有治病的良藥,侄兒聽龍飛說起,他在還珠洞還珠女俠的醫藥記述中見到記述,有一種叫紫風鈴的草,可治父病,小侄此番來飲馬河,就是想尋得此物。”
楊運雄道:“有一首藥哥是唱紫風鈴的,我做藥材行業二十餘年,也沒見過真正的紫風鈴。不過,我曾聽姐夫韋倉談及好像楊家堡的鎮堡之藥叫紫風鈴,這是韋倉酒後閑談,哪知真偽,我也未放心上。”
淩峰道:“既然韋前輩都說有,想必是真有,叔叔不仿幫忙問問,不過就算是有,它可是鎮堡之物呀,堡主也不一定給予小侄呀。”
在一旁的楊紫煙道:“姑媽可是個開明的人,如果有,定會相贈。”
楊運雄道:“也罷,待明日我先去韋倉處探探虛實,然後再問問姐姐。”
吃罷酒飯,安排淩峰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