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命運之中的重生(上)(1 / 2)

自天地初開,陰陽相生,虛實相伴,長短相較,高低相隨,清濁相對,正反相就,有無相存。故天地萬物,終有相對之麵,缺一而不存,共生而不全,此為天之道也!

世間永遠存在著數不盡的動人神話,有些起源於人們對於美好事物的幻想;有些,則是人們對於未知事物的一種懷疑與假設。

相傳盤古開天辟地,最終化身成為天地萬物,用其最後的方式,守護著他最愛的充滿生機的新天地。

自此,萬物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天地間繁衍著,他們之間彼此幫助,相互競爭,共同進步,共同分享這片天地。

人類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經過長期的奮鬥,最終從芸芸眾生之中脫穎而出,成為這片天地最新的主人。我們的祖先,就是在這樣的大世界裏不斷的進步,追尋著天地的本源。這是天地意誌的傳承與體現。

昔年,黃帝曾經問過他的老師這樣一個問題: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禦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常,故半百而衰也。

由此可見,在很久很久以前,或許存在著一個不為人知的世界。那時候的人們安逸,快樂,健康,甚至是‘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雖然不存在長生不老之秘法,但是也有延年益壽之良方。

衛陵,一名私人性質的考古愛好者,說白了就是個盜墓賊。但是,他的身材並不像大多數盜墓者那樣瘦小,而是和正常的成年男子一樣,身材勻稱,麵容陽光英俊,絲毫沒有盜墓者那種常年生活在地下形成的瘦小,陰翳之感。

或許有人就懷疑了,“他是怎樣出入各種狹小的盜洞呢?”

其實他有一種特殊的本事,那就是‘縮骨功’。通過縮骨的方法,他可以將身體縮小五分之一,甚至更多。所以,道上的人都叫他“貓”,意思是他能和貓一樣縮骨,通過狹小的地方。

衛陵從小就沒有見過父母,他是被一名老盜墓賊養大的。當年老盜墓賊剛將一個盜洞打好,可是一出來,他就在新挖掘的盜洞邊上見到了還在繈褓中的衛陵。當時把他驚出一身的冷汗,因為他在盜洞口設置的報警機關完好無損,可是卻憑空出現一名嬰兒,這可把他嚇壞了,這意味著:他可能被人發現了。

自此以後,不知道什麼原因,他洗手不幹了,而是決定將這名撿來的嬰孩撫養成人,希望他將來有所成就。

老盜墓賊撿到衛陵的時候,他的身邊隻有一本破舊的印刷版書籍。上麵記載的就是衛陵擅長的‘縮骨術’。老盜墓賊覺得,這是孩子的父母有意留給衛陵,讓他練習上麵的。所以,老盜墓賊就從小教授衛陵‘縮骨術’,至今,衛陵十八歲方才大成。

本來老盜墓賊不想讓衛陵再幹他的工作了,所以取名‘衛陵’。希望他長大後能守衛陵墓,償還他一生破壞陵墓的罪孽。可是誰知衛陵就仿佛天生為盜墓而存在。他從小最大的興趣就是研究關於墓葬風水的各種知識。當然老盜墓賊是堅決反對不同意的。

直到衛陵十六歲的那年,他完全憑借自己的能力,找到並成功的對一座戰國時期的大墓實施掘盜。這件事讓老盜墓賊驚訝的合不攏嘴,並且衛陵隻是喜歡盜墓的過程,喜歡對於未知的過往的探索,而對於盜取的東西,他卻並不是十分在意。

老盜墓賊見狀,認為這是天意,是上天讓衛陵成為盜墓者的。於是他不再禁止衛陵盜墓,並且還將自己畢生的盜墓經驗和技巧全部傳授給衛陵,這使得衛陵在盜墓之路上得到了巨大的轉變。

直到衛陵十八歲的時候,他的能力遠遠的超過了傳授給他技藝的老盜墓賊,達到了一種極高的境界。他甚至不需要專門的工具,幾乎任何東西都能成為他的發掘墓葬的工具。

加上他自幼練習的‘縮骨術’業已大成,‘貓’,也就是衛陵,這顆盜墓界的新星,也在道上闖出了名堂。圈裏人都知道,這個隻有十八歲的年輕小夥子,有著極為不凡的本領,甚至被一些老前輩們稱讚為‘無墓不盜’。

衛陵雖然闖出了名堂,但是由於老盜墓賊的教育,他並沒有出賣過任何一件文物,他純粹是為了體驗盜墓的樂趣。當然,他每成功的盜掘一座墓葬,他就會帶走一件很小的東西作為紀念,到現在他的收藏已經相當的豐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