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鄙視鏈(1 / 2)

春天,微風拂麵。

秋日,殘陽,孤影。

今年,武陵市的秋天,似乎有些早,路上的行人,緊裹衣領,腳踩落葉,匆忙趕路。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我手裏拿著宣傳單,臉上帶著溫暖的笑容,不放過每一個途徑此地的路人。

夜色即將降臨,路上的行人,在接過我的傳單之後,都會停下匆忙的腳步,非常憤怒的罵道:“又是你,給老子滾遠點!”

有甚者,連傳單看都沒看,就破口大罵,“草,你個傻嗶,大晚上的,遇見你,真特麼的晦氣!”

“就是,你還讓不讓人回家了,這要是碰見鬼,老娘明天非撓死你!”

顯然,哥們兒是經常在這裏發傳單,麵對每一個關懷我家祖輩之人,我都會笑臉相迎,“需要服務的,打上麵的電話,服務保證讓您滿意!滿意哈!”

“滾,神經病......!!!”一位中年大姐,尖聲的罵道。

這些人呢,雖然罵的熱鬧,但是,傳單他們還是一一收下,也可能是新奇吧,畢竟,幹我們這個行業,沒有人會像我這樣,大張旗鼓的宣傳。

你見過哪個賣棺材的站在大街上吆喝,“快進來看看吧,現在棺材打折,買一送一啦!”估計這麼一喊,一定會被打死!

當然了,我雖然不是買棺材的,但是也差不多,我呢,是幹喪葬的,我滿意的看著手中所剩無幾的傳單,上麵還印著一行醒目的大字,“賓藏、目的,一條龍服務,為您逝去的家人送上關懷!”

你看,多麼貼心的廣告語!

至於,我為什麼會在大街上,喪心病狂的發傳單呢,這一切,要從幾天前說起。

我先自我介紹下,本人名為‘顧靈堂’,是不是聽起來有些晦氣,這也沒有辦到。

我呢,是九零後,出生的時候正好青黃不接的年代,陳舊思想和新鮮事物的碰撞時期,但是,我依舊還是沒有逃過按照族譜排字的取名習俗。

排到我這時,正好排到‘靈’字,我爺爺當時說了一句話,“做人應該堂堂正正。”

‘顧靈正’叫起來比較拗口,於是‘顧靈堂’三個字就出現在了我家的戶口本上。

我媽當時一聽“顧靈堂”三個字,直接昏死過去,醒來之後,決定,不顧世俗的看法和老一輩思想的打壓,也要打破陳規的舊俗,為我爭取到的新世紀的名字。

顯然,我母親的反對並沒有成功,按照我爸當年的想法,賤名好養活,果然,我的名字很應驗!

在我四歲時,奶奶意外去世,八歲時,親媽下墓考古失蹤,至今未歸,剛滿十二歲時,我爸對我媽情深似海,因思妻過甚,心力衰竭,在工作崗位上,一命嗚呼!

爺爺因受不了失去親人的打擊,重病不起,在我十六歲即將成年時,離我而去。

唉!世界杯四年一次,我也是四年一個坎,區別是一個喜、一個悲,人家敲鑼打鼓,熱情滿懷的觀看世界杯,而我家,嗩呐響起,遍布傷悲,整的親朋好友一致懷疑,懷疑我家一沒錢就辦喪事,斂財。

不過這都不重要,我父母畢竟是在工作崗位上犧牲的,因此,給了我一筆不菲的補償款,我才能念到大學畢業,在此期間呢,我唯一的親人,三叔,自告奮勇的做了我的監護人,我一直認為他是因為我父母的補償款才這麼做的。

我承載著一切壓力,考上了本市的師範大學,本以為,從十六歲起,所有的坎坷都已經過去,接下來應該擁抱美好新生活。

沒想到啊,眼看著大學即將畢業之時,我的女友,不對,前女友又在我即將逝去的青春裏,拿著綠色的記號筆給我畫上了一個不完美得句號。

回首往昔,我並沒有,因為過去的經曆而苦惱,反而,我秉承的吃好、喝好、睡好、玩好、精神好、的心態,度過了我的青春,成了社會上五好小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