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危機暫時告一段落。但我們應該再次回顧這次事件並進行深刻的反思。我們曉得,這是標準普爾近100年來首次取消美債的3A評級,然後讓全世界都跟著鬧心。然而,美債真的發生過危機嗎?透過分析我們發現,美債危機其實從來沒有真正發生過,真正危機的是我們的中國債。

有意思的是,標普調低了美國的信用評級,不但沒有讓美國陷入危機,相反,卻激勵了美國政府的努力向上。我們的地方政府債台高築,但我們的大公國際卻不斷地給出3A評級。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玄機?透過分析我們發現,原來我們和美國實行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評級標準,美國的標準是信用,我們的標準卻是權力。試問,在這樣一種被嚴重扭曲的評級準則下,我們的市場經濟之路將麵臨怎樣的阻礙和挑戰?

真正陷入危機的當然還有希臘。全球三大評級機構相繼調低希臘的主權信用評級,之後,希臘國內爆發了一輪又一輪的罷工,經濟狀況每況愈下。希臘在寄希望於德、法的同時,又不願痛快地接受德、法開出的增加稅收、削減福利等條件。希臘麵臨著退出歐盟的窘境。希臘能度過這次危機嗎?能夠拯救希臘的究竟是以德、法為首的歐盟,還是希臘本身?

NBA是傳說中的吸金機器。但是據說2010年30個球隊虧了22家,總共賠了3億美金。為此,球隊大老板們與球員之間展開了勞資談判,這一場被稱為“千萬富翁和億萬富翁的戰爭”曆時149個日日夜夜。為此,奧巴馬還派了他的助理去協調,NBA卻根本不予理睬。這說明了什麼?這足以說明NBA是一個純正的商業的運作,是一個市場之風吹得非常完善的地方。再反觀中國的籃協,請問,你存在的目的和意義究竟又是什麼呢?

說完了國際熱點,再說說國內事件。最近中國人民很不高興,因為華爾街組團忽悠我們,一個接一個唱空中國經濟。老百姓對於這種看不懂的事情,總是很緊張、很忐忑,因為不知道華爾街這個葫蘆裏究竟賣的什麼藥,更不知道華爾街的下一個狠招是什麼。透過分析我們發現,華爾街的大鱷們和所謂的國際評級公司其實是一夥兒的。而我們中國的銀行業正是它們的下一個蠶食目標。我們必須再次發出預警:請警惕來自華爾街的獵殺。

最近的中小企業是既傷不起又hold不住,這段時間也被媒體稱為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中小企業最難挨的日子。對於中小企業來講,最難之處莫過於資金鏈的斷裂。貸款無門的中小企業隻能求助於高利貸。如果我們繼續嚴打民間借貸,無異於搶走中小企業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現有狀況下,民間金融將何去何從?中小企業的出路又在哪裏?

對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講,“中等收入陷阱”似乎是一個永遠無法回避的問題。中國也不例外。縱觀已經跳出陷阱的新加坡、韓國、中國台灣地區,還有仍在陷阱中掙紮的菲律賓,我們應該吸取怎樣的經驗和教訓呢?我們能夠透過怎樣的一種方式來脫離“越發展越悲慘”的“依附論”魔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