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發生至今已經過去一年多了。在這段難熬的日子裏,我們經受著由絕望到希望再到失望循環往複的煎熬。有人看到增長了的經濟數據,就開始樂觀地以為危機很快過去,我們開始複蘇了;一旦遇到些經濟震蕩又開始惶恐不安,擔心經濟又要第幾次探底,或者第幾波的金融海嘯又要來了。我在這不想表示樂觀或者悲觀,我隻想告訴大家對錯,告訴大家事情的本質。因為我相信我們不缺乏樂觀,我們常常是盲目的樂觀,這無益於解決我們今天的問題。
過去的這段時間裏又發生了不少引起很多爭議的事,又出現了不少的誤讀和盲目樂觀。在這我們還是通過《財經郎眼》,為大家剖析十二個熱點問題,還原事件的本真。
首先我們關注了胡潤研究院發布的一個榜單——《2009中國新貴族消費門檻報告》,它給了中國先富起來的這部分人一個很好的稱謂,叫“新貴族”。這個稱謂本身就是矛盾的,貴族是要經過很多代人的積累、幾百年的傳承,貴族是對國家、對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人,而我們沒有什麼貴族,隻有暴發戶。我們關注這個問題,主要是想探討民眾仇富情緒的根源,和什麼是正確的財富觀。
接下來我們關注的兩個群體——“富二代”、“農二代”,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兩個群體好像都是有著天壤之別的,但其實他們這代人在同樣的社會環境下成長起來,有著相同的價值取向。“富二代”不想接工廠,“農二代”不願進工廠;“富二代”飆車撞人,“農二代”未富先懶。最後,我們發現這些問題的根源是我們道德的傳承、財富的傳承出了問題,是我們整個社會的教育體係出了問題。我們現在必須處理好這個問題,因為這關乎我們國家、民族的未來。
說到通貨膨脹的問題,現在通脹已經來了,這已經是無可爭辯的事實,雖然還有很多專家學者在為此爭論不休。麵對2008年上半年的巨額信貸和輸入型通貨膨脹的雙重壓力,想不通脹也很難。我現在最擔心的是滯脹的問題,一個國家隻要走到滯脹,所有政策全部失效,這是最危險的情況。
關於中國老齡化的問題,如何能在不增加年輕人負擔,保持國家競爭力的情況下,讓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目前來看解決的辦法隻有一個,就是藏富於民。
前一段時間,很多人擔憂中國經濟會二次探底。這個擔憂的前提條件就是樂觀地以為經濟已經開始複蘇了,但事實上我們的經濟真的複蘇過嗎?既然從來沒有複蘇過,老百姓日子還是過得這麼苦,那又何來的幾次探底?在沒有解決製造業的危機之前,想真正複蘇,我看很難,就算探到了所謂的底,也可能隻是進一步危機的開始。
接下來我們又聊了一個榜單,這是《福布斯》中文版發布的“CEO選秀榜”,這種評比就特別符合我們中國人的口味,因為我們看什麼事情都不看靈魂的深處,不看本質問題,就像之後我們聊到的電視選秀為何火暴一樣,這些現象就是目前我們浮躁心態的集中體現。書中我們會告訴大家,好的CEO應該是什麼樣的,他的靈魂深處應該是怎樣的,這些之前我們沒有興趣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