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一切經濟看廣東(1)(1 / 2)

2009年是廣東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最為困難的一年。2010年是廣東實施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頭號工程”的一年。回眸牛年,驚心動魄。經濟外向依存度最高的廣東被卷入國際金融危機“風暴眼”中。賴以生存的傳統發展模式失效,企業訂單大幅下降,中小企業關停倒閉。虎年伊始,廣東經濟走出了“V”字形穀底,一組組數字令人眼前一亮,勾勒出廣東虎年經濟的持續向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3%。實際利用外資增長5.4%。2010年3月30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長篇報道:廣東科學發展率先突圍。傳統發展模式之危,乃科學發展模式之機。全國兩會上,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強調:對於廣東來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

控製六大綠色環節

美國的美泰毛利率可以超過40%,因為它不做製造,做產品設計、原料采購、訂單處理、倉儲運輸、批發、零售等等。美泰專做這六大綠色環節。而它把製造交給中國人來做,因為誰控製這六個綠色的環節,誰就能控製玩具銷售的定價權。

(嘉賓介紹:閆肖鋒,《新周刊》總主筆)

王牧笛:教授最喜歡談論廣東,因為話題太多。我們聊這大半年下來,很多話題都是源起廣東、輻射全國。最近又有一個重量級的話題,上了《人民日報》的頭版頭條,就是廣東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現在是2010年的“頭號工程”。咱們先來看一個小片:2009年是廣東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最為困難的一年。2010年是廣東實施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頭號工程”的一年。回眸牛年,驚心動魄。經濟外向依存度最高的廣東被卷入國際金融危機“風暴眼”中。賴以生存的傳統發展模式失效,企業訂單大幅下降,中小企業關停倒閉。虎年伊始,廣東經濟走出了“V”字形穀底,一組組數字令人眼前一亮,勾勒出廣東虎年經濟的持續向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3%。實際利用外資增長5.4%。2010年3月30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長篇報道:廣東乃科學發展率先突圍。傳統發展模式之危,科學發展模式之機。全國兩會上,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強調:對於廣東來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

郎鹹平:2009年開始有一組數字,我看得比較激動。我發現廣東2009年固定資產總投資增長率是19.5%,全國平均是30.1%。下麵一個更重要: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廣東增長了0.99%,1%都不到。而全國平均為16.1%。這代表廣東的資源在這兩年沒有被誤導到鋼筋水泥、房地產那裏去。當然了,它房產價格是照漲,那是另外的話題,是全國性的問題。而且我突然發現:2010年2月份的貿易是逆差2.7億美元。不是廣東外貿不行了,而是因為它開始轉型了。根據統計顯示,進口的前十名是塑料、煤、鋼材和銅。要是過去,進口原材料100塊,加工之後賣出去110塊,因此你會有10塊錢貿易順差。現在進口100,然後你生產製造之後去內銷了,你沒有出口了,因此你逆差100。但逆差100代表你已經開始轉型了,這就是非常好的一個數據。

王牧笛:而且去年還有一個數據很喜人,就是所謂外貿依存度。過去廣東是在156%這樣一個高位,去年降到了106.8%。就是說依托於外貿為主,現在更多地往內銷去轉換。所以現在很多媒體用一連串閃亮的數字說明走出了一個令人激動的“V”字形反轉。

郎鹹平: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和老百姓是否富裕那是兩回事。最重要的是如何讓企業走上一條對的路。我相信這些問題都是一個開場白,我覺得這不是一個最重要的問題,而是廣東省碰到用工荒之後,何去何從的話題。很多人說,用工荒之後,我們應該透過它進行產業轉型等等。你這個觀念我不能說不對,就是說你要怎麼做。以東莞為例,很多企業家如果能賺大錢,你叫他分一部分錢給員工,他基本是願意的。問題是他根本就不賺錢,而且今年你看我們外貿訂單上來,可是平均價格下跌9%。簡單的出口製造業的利潤不過2%、3%,價格下跌9%的訂單,有什麼利潤嘛,幾乎是無利可圖。譬如說外銷家電,目前都在微虧的邊緣。隻要人民幣彙率一上升,結果是不可預料的。

王牧笛:人民幣彙率上升3%,這些加工型企業的50%的利潤就要被吃掉。

郎鹹平:因此現在轉型是勢在必行,問題是你怎麼轉。

王牧笛:這幾年教授在學界一個核心的貢獻是談到產業鏈整合。而在廣東這個地方,教授在我們節目中提出的口號叫“一切經濟看南方”。所以廣東這個地方是實踐教授理念最徹底的一個地方。

郎鹹平:我到處在講課,從廣東一直講到中國最北方。我還發現,廣東企業家是讓我最感動的。我上課是很貴的,他們花那麼多錢來聽我講課。晚上兩個企業家擠在一個200塊錢一晚上的小旅館裏麵學習,第二天再來上課,我都很感動。而且做筆記人數的比例,廣東是最高的,並且廣東企業家的思想最開放,因此這就是我當初判斷“一切經濟看南方”的原因。我相信這一切應該從廣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