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2)

大秦正德十三年冬,朝廷從二品大員莫弘章在妓院與人發生糾紛,至一人死亡。

這件極富有桃色氣息的人命案,在各方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一時間鬧得偌大個京城滿城風雨,影響惡劣。

皇上大發雷霆。

在皇帝的施壓下,大理寺經過三天時間的調查走訪,最終查明死者患有先天性疾病,於糾紛之時病發失足而亡。

因多人作證,嫌疑人莫弘章與死者司馬天佑發生糾紛之時雖先是言語糾紛,後來發展為肢體接觸,但並不至於傷人性命,死者激動之下怒急攻心失足墜樓而死,刑部以此斷定莫弘章並無大過錯,屬過失致人死亡,應輕判。

若死者是普通百姓,不是什麼高官權貴,或者是比較通情達理的人家,隻要莫家向亡者家屬低個頭,好好認個錯,舍出一定的財物,這個案子還有和解的可能。

但,死者司馬天佑為南安郡主最疼愛的孫兒,也是司馬家第三代唯一的男丁,以南安郡主暴虐極不講理的性子,眼看著最肖自己的孫兒年紀輕輕死於非命,怎能輕易饒恕。

至於財物,司馬家說了,不缺。

不管莫弘章是不是真的殺了人,在司馬家和南安郡主心裏,莫弘章都是害死司馬天佑的罪魁禍首,把讓司馬家絕了後的莫弘章千刀萬剮都不足以泄他們的心頭之恨。

且,莫弘章身為朝廷禦使大夫,屬從二品官職,竟無視朝廷法度,明知朝廷明令禁止官職人員不得狎妓,卻故犯,還出了人命,情節惡劣,應罪加一等,從嚴處置。

司馬家動用了所有關係,暗中鼓動諸多大臣串聯起來,欲給莫弘章判極刑之罪。

況且,還另有其他各方勢力的推波助瀾。

莫弘章怕是雖不至於抄家滅族,但死罪是免不了。

但,高坐帝位的正德皇帝還是難得聖明了一次。

畢竟莫弘章可是鐵板釘釘的皇帝派。

最終皇帝強勢的以莫弘章過失致人死亡和有傷風化的罪名,一連降了九級,被貶為北部邊陲一個小縣的七品知縣,即刻離京赴任。

按理說,如此判決也不算太重,隻要莫弘章熬幾年,憑著簡在帝心,回京後東山再起不在話下。

畢竟他才三十八歲,又是直臣,唯皇帝命是從,幾年後也才四十來歲,或者機緣好的話,提前官複原職也不無可能。

然而,世事難料。

莫弘章因在牢中審訊期間被施了重刑,又沒有及時得到醫治,在案子終結之時,他的身體已極度虛弱,又在寒冬臘月被護送著即刻出京,最終病逝於出京第七天的赴任途中。

消息傳回京裏,一時間幾家歡喜幾家愁!

得知兒子病逝消息的趙老太太,悲痛欲絕,急火攻心,當晚就去了。

莫弘章的妻子連氏一邊傷心丈夫的去世,一邊在長女的輔佐下操持婆婆的喪事。

上午剛把老太太的棺槨下葬,下午連氏也病倒在床。

對莫家來說,雖不是家破人亡,但也差不多了。

現如今人已經亡了兩個,連氏也不知道還能不能撐的過去。

莫家除了老太太和莫弘章夫妻二人外,還有一女二子三個孩子。

長女莫瀾茵,明禮八年生人,今年剛過二八年華,已與定國侯世子謝啟耀定了婚約,婚期定在了來年春。

還有十三歲的長子莫子稷和十歲的次子莫子昂。兩個孩子青春年少,順風順水的長大至今,一下子被家裏的突變嚇壞了。

如今母親臥病,他們也隻能不眨眼的幹守著母親床頭,生怕一閉眼母親再沒了。

此時一家之主的莫弘章去世,主母連氏又倒下了,若大個莫府眼看就要亂起來。

好在莫家大小姐莫瀾茵毅然的站了出來,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府裏的大小事務。

莫大小姐自懂事以來一直跟隨母親左右學習處理家務,這兩年隱隱都有了能獨當一麵的能力。

老太太的葬禮能順利辦完,她有多半的功勞。

現在連氏倒下,莫家就隻能靠她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