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裏之外的雲都,氣象一如巫山般變幻莫測,雨季襲來,遮天蔽日的密林中,一場暴雨傾瀉,叢林化為了一片澤國。
一場血洗,伴著雨聲停歇,徐徐落下了帷幕。
無盡的夜色殯葬了滿城的血紅,寒鴉高飛,城頭王旗獵獵飛舞著,兩旁修士佇立著。
楚國宗主一襲威嚴冷峻的玄色鳳衣,隨風謔謔,一身戾氣,踏著淋漓的血腥,於萬千修士俯首中,獨自登上了城頭高聳入雲的望海樓,憑欄遠眺,如臨山巔,俯瞰天下。
寒雨一番清洗後,天宇澄清,秋高氣爽,一呼一吸,涼薄的大氣充盈於天地之間。
楚國宗主望著一個方向,似是北方魔窟所在,那裏,帝氣蔚然,一座雄城,不知何時巍峨矗立,似是被喚作,‘幽靈之都。’
……
問鼎四萬八千年後,楚國修士於屍山血海中,建立天庭,年號垂正,自封為神族,威震天下。
垂正元年,楚國宗主登基為帝,號為天帝。
次年,天庭朝中,以天帝為首,風伯、水師等神祗,一並傳檄天下,宣稱執魔道牛耳之‘魔天狼’為叛逆,命天下諸侯起兵,討伐北方幽都魔道。
幽靈之都,神通廣大的魔天狼不甘示弱,同樣傳檄天下,旋即互相攻伐,爭奪天下正統之位,纏綿十年之久。
垂正十年,幽、雲二都勢同水火,矛盾再不可調和。
天帝並風伯、水師等六大神祗,率領三十萬神族修士,浩蕩北上,劍指幽都,史稱射天狼之征。
此後雙方於幽都之中大戰百日,赫赫幽都化為了暗無天日、屍山血海的修羅戰場,幽冥黑水為之變色,赤水漂杵,死傷枕藉,屍骸遍野。
幽都終因寡不敵眾,被天庭大軍攻陷,十萬魔修拚死力戰,全部葬身於幽靈之都,教主魔天狼以一己之力滅殺兩位神祗,當場被誅,魔教主力就此灰飛煙滅。
盤踞於東海琅琊的魔道餘孽見機不妙,率領殘部北遁冰洲,此後魔道元氣大傷,再無力南下,日漸勢微。
自此,天庭勢力一家獨大,威震寰宇,隻餘四方未靖。
十一年,天庭攜大勝之餘威,命天下諸侯來朝。各方勢力畏懼天庭威嚴,紛紛派遣使者入朝請服。
十二年,天下諸侯三千,四方來朝,入重雲天都。
十三年,天庭扣押各地諸侯,派遣使者接管,改土歸流,宣布頒行王化之道,先後吞並化外十三家諸侯,不服者皆血流成河,一時之間,天下嘩然。
天庭威壓在上,天下豪傑怒不敢言,天下之形勢亦如浩蕩江水那般,萬馬齊喑的沉抑中,總有暗流洶湧,壯闊波瀾。
……
垂正十六年,北海‘魔天狼’死而複生,於北部冰洲犁庭一戰大獲全勝,擊敗了銜尾而來的天庭大軍,重建魔道,僭越為帝,號為‘玄帝’。
魔天狼更是親手斬下了火師的首級,懸於犁庭闕下,此戰之後,天庭威風盡喪,霸主地位急速滑坡。
同年,中洲以西,西賀火洲隔海相望,妖魔勢大,有麒麟帝君,和六大妖魔聯手建立西方妖庭,通傳天下,和天庭隔海對峙。
十七年,東海深處,現一上古孽龍,不服天庭統治,號稱東海龍王,在海中興風作浪,水淹東海之濱,沿岸被毀房舍、人畜溺斃者不知凡幾。
天庭派遣強者入海降妖除魔,數次铩羽而歸,顏麵盡喪。
十九年,劫出西南,南域木洲十萬蠻部舉族反叛,為首者自號巫王,神通廣大,以南海為天險,和天庭分庭抗禮,力戰天庭強者不落下風,天庭無力鎮壓,隻得放任木洲裂土自立,割據一方。
四個比肩天庭的龐然大物,頂著雲都的強壓,於四方崛起,對天庭的統治構成了嚴重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