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求同(一)(1 / 2)

宣竹垂眸淺笑道: “刑部的文書堆得快有案牘那麼高了,為夫真是分身乏術,不信你可以去問問白芷他們。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你說對麽?”

漁舟輕輕歎 了口氣,放下噴壺,命侍從上了溫水,執起他滿是泥濘的雙手按入盆中,拿著錦帕擦拭,低首說道:“即便你不說,我也知道,燕京接下來大概是不會太平了。”

“糊 塗點不好麽?”宣竹無奈地說道,“等你回來,一切都會好好的。”

“你和父兄都在燕京,這時候我怎麼能……”漁舟不悅。

“陛下將大舅子帶走,未嚐沒有庇護之意。萬一到時候兵荒馬亂,我最怕的是有人拿了我的軟肋,我想嶽父應該也會有這方麵的擔憂,你能明白麽?”他凝眉低聲說道。

漁舟擦幹他的手,嘟囔道:“我就不能留下麽?”

宣竹傾身擁住她,吻了吻她的發頂,柔聲道:“乖。”

漁舟被他突如其來的溫柔給驚到了,傻傻地點了點頭。

忽有門童來報,說是有客來訪。

何人登門拜訪?漁舟不知,宣竹亦搖頭。因為,宣大人的侍郎府不必其他府邸,一向是門可羅雀,令人望而生畏,恨不得退避三舍。

二人相視一笑,命紫蘇迎客上茶,相攜回廂房換了身見客的常服。

進了花廳才發現,不僅有客登門,來者還不少,老少相加約莫十人,其中有鎮國公至交、國子監祭酒裴大人,有點頭之交的寒山書院山長,還有幾位素未謀麵的儒衫長者和舞勺之年的男孩。

“老朽攜友貿然拜訪,還請賢伉儷海涵。”裴大人笑道。

“都是稀客,諸位大人所為何事但說無妨。”宣竹淡淡說道。

裴大人樂嗬嗬地起身,將隨行的老者一一引薦,漁舟這才發現不僅四大書院的山長到齊了,連衡州大儒左擎蒼都來了。

彼此寒暄,分賓主而座,裴大人這才笑著說明來意:“先生可知,今日聖上下朝後頒布了《求賢令》?”

漁舟搖頭笑道:“不怕諸位笑話,我們夫婦二人正在閉門思過呢。諸位大人有事不妨直說,省得晚輩心中忐忑不安。”

“老朽拓了一份《求賢令》,請先生先過目。”一位清臒的老者遞了幾張扉頁,正是衡州大儒左擎蒼。

漁舟不懂他們打著什麼啞謎,隻好接過《求賢令》拓本,一目十行地閱讀,通篇溢美之詞,洋洋灑灑三千字,淋漓極致地展現了聖上“求賢若渴”的急切心理,可最後筆鋒一轉,寫到“翟將軍舍生忘死,攻城拔寨,大破南蠻十六國聯軍,使南蠻分崩離析,功標青史。今特派遊學掌門千帆先生為特使,率天下英才前往十六國啟智教化、修德撫民,沿途州府當唯命是從,不得虛與委蛇。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漁舟回宣州前與聖上有過一次倉促的密談,那時聖上已透露出派人南下的意思,沒想到旨意竟然下達得這麼快。她將拓本遞給身邊的宣竹,扶額斟酌道:“啟智教化、修德撫民這樣任重道遠的事情,晚輩心有餘而力不足,還得請諸位長輩多多薦賢舉能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