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這玩意,其實從北宋時期就已經被發現。歐陸風雲4的火器理念也闡述了在北宋時期出現。
而當時的北宋,火器處於第一階段,所以並不算太強,而且還是竹製的外筒。
但陳明可不一樣,他擁有後世的曆史進度,自然知道火器如何使用才是最佳的方法。
通過前世看得到的經驗,火藥的最佳材料是硫磺硝石與木炭。而不是現在這個年代的,各種稀奇古怪的材料摻一起。
而陳明知道火藥的原因,是因為火藥這個東西比較特殊,同時也因為這玩意可比什麼肥皂的皂化反應要簡單多了。
前世的裏,隻要知道了火藥的三種材料以及比例,而皂化反應還要煉什麼油脂,什麼冷卻凝結。
拜托,有誰看是帶腦子看的?難不成還要根據人家裏的事情,自己再做一遍?不都是看的爽就行了嘛?
將招募人手與采購甲胄的事情交代出去,陳明很放心的就跟著哈米巴去了集市。
龍國從唐開始就已經將火器用於戰場之上,不過當時的火器僅僅隻是用於給敵人駐地造成燃燒的輔助作用,比如火箭,火炮。
這裏的火炮其實就是一個火藥球,用投石機扔進城裏造成燃燒。並不是後世的大炮。
在北宋時期,就有竹製火槍,隻不過這時候的火槍,真的就是噴火的。在竹筒裏放置大量的火藥以及燃燒物,在與敵人接戰時點燃後放火燒敵人。
而南宋時期,便出現了最早的火槍——突火槍。
這種火槍依舊是竹製,不過在內部有子巢,在通過點燃內部的火藥後,火藥爆發的力量將子巢射出去,造成巨額傷害。
另外南宋也有大炮,也就是鐵蒺藜炮。
崖山海戰,在接舷戰之前,就是用火炮互射。
隻不過火器雖然在龍國出現的早。但在12世紀才傳入阿拉伯帝國,西歐更是直到14世紀以後。
諸多曆史學家認為,火器還是因為蒙古入侵後帶過去的,西歐的日耳曼蠻子們見到火器的威力後,開始不停研究,再加上從明朝學習火銃,以至於後來才慢慢的超越龍國。
不過花拉子模是中東地區,早就有火藥了,隻不過並不重視火藥。
陳明跟著哈米巴一路來到了撒馬爾罕城的胡商集市,這裏的集市兜售絲綢之路上各個國家的特色物品,其中火藥在這裏也有,隻不過很少。
因為宋朝對於火器的看管異常嚴格,不允許流通,而金國後來學會了火器,雖然也將其武裝在了軍隊上。但看管的並不嚴格,這導致最初的火藥配比流傳出去。
兜售火藥的胡商認識陳明,他見到陳明的第一時間,立刻走了過來道:“小胡爾多,你今天怎麼出來了?”
陳明愣了愣,仔細在記憶裏想了半天這才記起,這個胡商名為骨力打,和原主的父親有些生意上的交往。
原主的父親就是倒騰宋金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物資到中東兜售,而這個骨力打也是走的這條路線。
畢竟是同行,同行是仇家。一來二去的,也有了一些間隙。不過這個骨力打很會做人,率先做出了讓步,與原主父親達成了友誼,而骨力打做出了讓步,原主父親也不再計較。幾次的交往下來,竟有些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