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此生沒有來生的人,永遠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們知道,他們寄身的肉身是有限的,生長與衰敗與影隨行;他們寄身的地球也是有限的,不僅資源有限,而且寄主也有自己的“壽命”。生命是有限的,為了更好地活著,有人加大生活的密度,“隻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夜以繼日地感受存在。有的人著意提高生命的寬度,不斷地去嚐試各種生命體驗,“走萬裏路,讀萬卷書”。有的人傾向於拉大生命的長度,健身、減肥與養生,不一而足。在中國古代還有一種替代式生活方式,比如傳宗接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三妻四妾未必一定是生理需要,或許是為了生更多的孩子。這種行為明顯模仿了動物,通過廣種博撒,散布自己的基因,通過大概率事件使自己抽象活下去。他們這麼做,不是因為自己的基因對這個世界很重要,而是因為世界對他很重要。離開了這個世界,再也沒有其他地方可去。
然而,無論是提高寬度,拉大長度,還是替代式生活,都需要消耗這個世界的資源。資源有限,能量守恒。你多了,別人就少了。活著需要成本,你活長了,就擠占了別人活著的空間,消耗了屬於別人的資源,因此,高壽對自己來說,是幸運的,對於別人而言,未必是舒心事,“老而不死是為賊”是也。替代式更是如此,不能為活著的人計劃死亡,先來到世界的人就開始為後來的人計劃生育。這個時候,理論上的親人也會是殺死自己的仇人。活著本來是人人共同的目標,但為了這個目標,人類卻幹了許多南轅北轍的事情。比如戰爭,為了活著,死了更多的人。為了自己更好地活著,冒天下之大不韙,巧取豪奪、易糞而食,也會使自己死得更早。
活多久才算夠?實際上,活多久都不算夠,因為活著的目的就是不死。關鍵是要給自己的靈魂找一個去處,靈魂有了去處,隨時都可以死去,視死如歸。
隻有此生沒有來生的人,永遠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們知道,他們寄身的肉身是有限的,生長與衰敗與影隨行;他們寄身的地球也是有限的,不僅資源有限,而且寄主也有自己的“壽命”。生命是有限的,為了更好地活著,有人加大生活的密度,“隻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夜以繼日地感受存在。有的人著意提高生命的寬度,不斷地去嚐試各種生命體驗,“走萬裏路,讀萬卷書”。有的人傾向於拉大生命的長度,健身、減肥與養生,不一而足。在中國古代還有一種替代式生活方式,比如傳宗接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三妻四妾未必一定是生理需要,或許是為了生更多的孩子。這種行為明顯模仿了動物,通過廣種博撒,散布自己的基因,通過大概率事件使自己抽象活下去。他們這麼做,不是因為自己的基因對這個世界很重要,而是因為世界對他很重要。離開了這個世界,再也沒有其他地方可去。
然而,無論是提高寬度,拉大長度,還是替代式生活,都需要消耗這個世界的資源。資源有限,能量守恒。你多了,別人就少了。活著需要成本,你活長了,就擠占了別人活著的空間,消耗了屬於別人的資源,因此,高壽對自己來說,是幸運的,對於別人而言,未必是舒心事,“老而不死是為賊”是也。替代式更是如此,不能為活著的人計劃死亡,先來到世界的人就開始為後來的人計劃生育。這個時候,理論上的親人也會是殺死自己的仇人。活著本來是人人共同的目標,但為了這個目標,人類卻幹了許多南轅北轍的事情。比如戰爭,為了活著,死了更多的人。為了自己更好地活著,冒天下之大不韙,巧取豪奪、易糞而食,也會使自己死得更早。
活多久才算夠?實際上,活多久都不算夠,因為活著的目的就是不死。關鍵是要給自己的靈魂找一個去處,靈魂有了去處,隨時都可以死去,視死如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