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帝將自己的大學士都拿來陪齊皇公主,最起碼在外人看起來是誠意十足。當然了,做出這個姿態也許是因為本來應該和親的對象逸親王已經提前幾日離開了京城。照理說就算雙方還沒開始洽談和親事宜,也該逸親王陪同。現在親王不在換成大學士,身份上來說是沒多少區別,但是這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白大人,梓若為和親而來,今日沒有見到昭帝也就罷了,但為何也沒有見到逸親王呢?”此時周圍已經沒有外人,歐陽梓若率先發難。
白逸臉色不變,微笑道,“回公主的話,因北原國汗皇封後大典之事,逸親王已於三日前出使北原。公主應該知道我們大興和北原一直是友邦,現在友邦汗皇封後,吾皇為了表示重視之意本想親自親去,無奈因年關將近百官挽留,這才讓逸親王以弟代兄,猶如吾皇親臨,以示我大興的誠意。”
“好一個誠意,那大興就是隻對北原有誠意,對我們齊國!難道就隻有敵意嗎?”歐陽梓若冷笑,“大興雖然和我們齊國交戰已有五年,但是從今年開始就和談休戰,雙方百姓得以休養生息。父皇體恤百姓艱苦,不願再像之前那樣一直和大興交戰,願維持長久的和平,讓兩國百姓都免受戰爭之苦,這才一直積極洽談和親之事,甚至現在就先將我送到大興,以示我齊國的誠意。但是相比較,貴國的逸親王卻提前離京,有避婚的嫌疑,難道是大興沒有和親的意願,覺得我們雙方還是繼續打戰的好嗎?”
白逸沒想到這個看起來溫和的公主,說起話來竟然鏗鏘有力,絲毫不讓人,不是一個好對付的主。但是臉色卻沒有絲毫變化,反而是露出一抹禮貌的笑容說道,“公主殿下言重了。對於齊國我們也是誠意十足,所以皇上才派微臣親自陪同公主。至於和親之事,皇上自然是非常讚同,也希望兩國能夠和平友好,不再交戰。但是和親的人選,公主殿下隻怕是誤會了。逸親王因為尚未婚配,所以被視為和親的人選之一。好教公主殿下知道,皇室之中尚未婚配的王爺還有一位封地在雷州,封號為北狄王,乃是逸親王的兄長。按照長幼有序的規矩來說,北狄王尚未婚配,就算是和親也還輪不到逸親王。”
見歐陽梓若被這番話說的愣住了,白逸又彎了彎唇角笑得格外真誠,“公主乃是天之貴女,自然是隻有皇親國戚才能匹配。但是我們大興如今尚未婚配的王爺隻有兩位,吾皇覺得可選擇的餘地太少了,未免顯得大興誠意不足。因此也讓微臣轉告公主殿下,除了兩位王爺之外,大興文武百官、世子將軍、亦或是士子商賈,多有好兒郎,隻要是公主殿下看中的,皇上一定親自授予侯爵之位,為公主殿下主持和親之事。”
歐陽梓若這下算是明白了。父皇看中的那個逸親王是真的不願意和親,為了躲她都跑到北原國去了。而昭帝雖然大體上同意和親之事,但是也不同意將逸親王作為和親的對象。現在大興並不是就剩逸親王一個王爺,還有一個北狄王排在他前麵。如果她非要選王爺,說不定昭帝就將自己塞給北狄王,嫁到遙遠的雷州。而如果她覺得北狄王不好,不喜歡那個北狄王,昭帝就說滿朝文武還有那些世子貴少,隻要有她看中的,就封個侯爵之位,聯姻和親。
連打帶消,立即就將主動權掌握在了他們的手中。問題已經從逸親王和不和親,變成了她歐陽梓若要選誰和親,現在被動的反而是她自己了。
如果她的第一任務就是跟逸親王和親這時候還真不知道如何是好,總不能追到北原去吧。好在父皇也說了,現在最關鍵的是先摸清楚陸漁歌的情況。和親隻是個讓自己可以名正言順進入皇宮的措詞,如果不能嫁給逸親王,就先拖著也可。
這樣一想,歐陽梓若臉上立即露出一抹笑容,“大興果然誠意十足,昭帝也真是設身處地為梓若考慮,梓若太感動了。不過梓若初來貴地,對於一切都不了解,之前也就聽父皇提過逸親王之名,現在逸親王又不在京城,梓若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公主且放寬心,時日尚早,公主可以慢慢看,慢慢選。”白逸不動聲色的鬆了口氣,“如果公主不介意,微臣也可以推薦一些人選。”
就怕這公主咬定逸親王不鬆口,如果真的是這樣,慕容昭就隻好把她送往北原國讓逸親王自己想辦法解決了。但是既然她沒有死追著不放,就說明她的目的絕對不止和親那麼簡單,說不定真的是衝陸漁歌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