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陳橋兵變壯誌消(1 / 2)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於陳橋驛黃袍加身發動兵變,後周年僅七歲幼主柴宗訓被迫禪位,改元建隆,國號“大宋”,史稱北宋。趙匡胤登基後冊封柴宗訓為鄭王,賜丹書鐵券,遷至房州,修建鄭王府以示皇恩浩蕩。

十三年後,房州鄭王府。

時值三月,王府花園內已是百花盛開,蝶舞鶯飛,一片陽春盛景。庭內也是徦山層疊陡立,曲徑通幽,徦山中間一道小溪緩緩流過,溪水潺潺彙入前方清潭,溪水與山石上的青苔交輝相應。這樣清新別致的園林小景,使得整個庭院既不失繁華又不失寧靜,涼亭中的琴聲更是襯托出府中主人的高雅脫俗。

涼亭一曲撫過,一個身著青色長衫的青年男子端坐在琴台前望著遠方的天空不覺陷入了沉思,俊俏的臉上愁眉緊鎖,眼睛似有道不盡的憂傷。

“羽兒,在想什麼呢?”一位四十左右,身著豔麗華服的中年美婦輕步穿過回廊向涼亭走來。

“母後!”青年起身對著中年美婦深深一作揖行禮,突然出現的聲音打斷了青年的沉思,眼睛裏的慌亂僅僅瞬間便消失不見,恢複如常。

突然出現的中年美婦正是鄭王柴宗訓的母親周太後,即周世宗柴榮的第二任符皇後,史稱小符皇後。柴宗訓的親生母親是周太後的姐姐,雖然自己不是柴宗訓的親生母親,但是這些年卻一直與其相依為命,視如已出,無微不至的照料著姐姐的兒子。

“羽兒,天氣寒涼,在外久了當心你的身體受了風寒。我命人做了些燕窩給你補補身子,快去趁熱喝了吧!”周太後愛憐的看著自己的兒子,近前將手裏的披風輕輕的搭在其身上。

“是,羽兒讓母後勞心了!”柴宗訓攙扶著周太後手臂同周太後一起向內庭走去。

“羽兒,這些年你變得越發沉默寡言了,雖你不言,但我明白你心裏的苦楚,也清楚你背負的國仇家恨。要知在這亂世朝代更迭不過是朝夕之事,母後隻求你我二人可如今這般平淡度世,希望你可以做一個清閑自在的鄭王度過一生。如此這般我也可瞑目去見先帝和姐姐了。”周太後不無傷感的說道,想起先帝和姐姐在世時的種種不禁潸然淚下。

“母後!兒臣讓母後傷心了真是罪該萬死!請母後責罰!兒臣日後必謹記母後教誨,侍奉母後於堂前,每日撫琴讀書不為外物所累。”柴宗訓惶恐的伏地而跪,看周太後如此悲痛,不覺也熱淚盈眶,誓言不再為權利和仇恨所累,以寬慰周太後。

母子二人抱身痛苦過後,府中下人來報荀先生回來了,請見周太後和王爺。二人聽後忙請下人請荀先生入內。

不多時,一位身長八尺,身著灰衫,透著剛毅的國字臉,長須髯的一個中年漢子步入堂內,隻見來者龍行虎步,身體中散發放蕩不羈的俠者風範。

入堂後,荀長風對著周太後俯身一揖:“拜見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