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讀者請勿訂閱》(1 / 3)

<<;dinner

便宴(午宴

晚餐、家宴

常見的宴請形式有宴會、招待會、茶會和工作進餐,具體采用哪一種形式,應根據邀請對象、活動目的及經費開支等多種因素而定。一般來說,正式的、高規格的、人數少的宴請多采用宴會形式;人數多的多采用招待會形式。常見的宴請形式有以上幾種。

二、宴會的準備工作

1、確定邀請的範圍和規模,按禮賓順序草擬具體邀請主客雙方人員名單(姓名、職務、稱呼、有否配偶等)。

2、商定宴會時間,不要選擇對方的重大節假日、有重要活動或有禁忌的日子和時間。

3、選定宴會地點,在可能條件下,宴會廳外另設休息廳(又稱等候廳),供宴會前簡短交談用,待主賓到達後一起進宴會廳入席。

4、設計並印製請柬,提前一至二星期發出。國際上習慣對夫婦兩人發一張請柬,中國習慣上每柬一人。

5、開列並印製菜單,每桌二至三份,也可每人一份。開列菜單時主要考慮主賓的喜好與禁忌,同時考慮當地有特色的食品。

6、排列席位、書寫座位卡和桌次卡。座位卡通常應手寫,也可以打印。正式宴會,座位卡應書寫出席人姓名全名,非正式宴會可以隻寫教名。座位卡上的稱謂可用“先生”、“夫人”、“小姐”、“首相”、“財政大臣”、“市長”、“公爵”、“法官”、“法官大人”、“博士”、“將軍”、“上校”(中尉及其以下軍銜者習慣稱先生)。

7、如有正式講話,通常雙方事先交換講話稿。舉辦宴會的一方先提供。

8、事先談妥雙方的講話由何人翻譯。

9、除國宴外,不掛國旗,不奏國歌,可視情安排樂隊奏席間樂。

10、宴會現場要有人照應,桌次卡、座位卡及菜單事先擺到餐桌上。

舉辦大型或正式宴會時,通常在宴會廳門口放置一張桌次示意圖或座位示意圖。

舉辦大型或正式宴會時,應該使用座位卡,用手寫寫上出席者的全名。舉辦小型的非正式宴會時,也可以使用座位卡,卡上隻需寫上出席者的教名即可。

宴會使用圓桌時,應在男主人和女主人的座位前分別放置主人卡,以便服務員識別。在客人入席之前,將主人卡撤掉。

三、宴會的程序

1、主人和少數其他主要官員在門口迎賓線(位於客人進門存衣以後進入休息廳之前)排列成行,迎接客人。

2、客人握手後,由工作人員引進休息廳並由有相應身份的人照料客人,招待員送飲料。

3、主賓到達後,由主人陪同進入休息廳與其他客人見麵。如其他客人尚未到齊,由迎賓線上其他官員代表主人在門口迎接。

4、賓主雙方在會客室稍事敘談。如休息廳較少或宴會規模大,可請主桌以外的客人先進宴會廳。期間,視情分發桌次卡片,將宴會桌次通知每一個出席者。

5、主人陪同主賓進入宴會廳,全體出席人員按指定席位入座,宴會開始。

6、招待員順次上菜:

中餐上菜順序:冷盤(事先擺好)——酒——飲料——熱菜(一般四道)——湯——甜食——水果

西餐上菜順序:湯——主菜——色拉(可與主菜一起上)——布丁(法國先上奶酪)——奶酪——水果、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