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張鐸年紀漸長,拍攝的電影越來越多,在劇組裏的威嚴也是與日俱增,現在他拍戲的時候,除了上場的演員外,其他人根本不敢出聲。特別是今天,張鐸始終板著臉,大家都不知道他因為什麼不開心,每個人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觸到張鐸的黴頭上。
休息了十分鍾之後,張鐸趕著拍下一個鏡頭。在古色古香的屋子裏。石天佑扮演的陳近南跟鍾至誠演的韋小寶上演了一出為後來影迷們津津樂道的“師徒對話。”
陳近南道:“小寶,你是個聰明人。我可以用聰明的方法跟你說話,外麵的人就不行。”
韋小寶:“不解!”
陳近南道:“讀過書明事理的人大多數已經在清廷裏麵當官了。所以如果我們要對抗清廷,就要用一些蠢一點的人。對付那些蠢人,就絕不可以跟他們說真話,必須要用宗教形式來催眠他們,使他們覺得所做的事情都是對的,所以“反清複明”隻不過是一個口號,跟“阿彌陀佛”其實是一樣的。清朝一直欺壓我們漢人,搶走我們的銀兩跟女人,所以我們要反清。”
韋小寶雙手插在袖子裏,道:“要反清搶回我們的錢和女人,是不是?複不複明根本就是脫了褲子放屁,關人鳥事啊?行了,大家聰明人。了解!繼續!”
陳近南一副誘拐青少年的樣子道:“總之,如果成功的話,就有無數的銀兩跟女人。你願不願意去啊?”
鍾至誠拉著長音道:“願意,隻不過你剛才那句“九死一生”太嚇人了!”
石天佑掏出一個小薄冊子說道:“我可以教你絕世武功!”
鍾至誠接過,見上麵寫著《絕世武功》,道:“咦,這麼大一本,我看要練個把月啊!”
石天佑道:“這一本隻不過是《絕世武功》的目錄,那一堆才是《絕世武功》的秘笈。”
鍾至誠順著石天佑手指的方向,見桌上擺了半人高的一堆秘籍說:“哇,看也要看一年啊。”
石天佑道“我是看了三年,練了三十年,才有今天的境界。”
鍾至誠道:“三十年?那我還有多少時間練?”
“一晚。”
鍾至誠點點頭,感慨道:“哦,我還有一晚的時間練,那還不是九死一生?”
石天佑道:“不是,看了就九死一生,不看就十死無生。”
張鐸喊了一聲“cut”,這個鏡頭居然一次就過了。主要是因為這組鏡頭裏隻有石天佑和鍾至誠兩個人,意外因素較少,倆人的演技高超,才能一次過的。
之後又拍了腳底刺字的戲份,今天的拍攝任務才算完成。
收工之後,張鐸隱約聽到一些人在討論剛才那段超級有內涵的師徒對話,忙把吳江雄叫道身邊說:“去告訴一下劇組裏的人,公共場合不要討論劇情。”
吳江雄聽了,道:“好的,張導,我這就去跟他們說,保證讓他們不敢再胡亂說話。”
雖然《鹿鼎記》小說的劇情,很多人都熟的不能再熟,不過這部戲畢竟是經過改編的,劇情能不透露還是不提前透露的好。
回到酒店之後,沒通告的金玉芝過來找張鐸吃飯,見他興致不是很高,有些不悅道:“怎麼,因為寧黛兒的事情生氣了?”
原來金玉堂還是出麵找張鐸,說想讓程楠出演阿珂。張鐸不能不給他這個麵子,隻能跟寧黛兒說抱歉。不過答應會讓寧黛兒在《誅仙》中演女主角,寧黛兒帶著一絲惋惜和更多的欣喜回了京城影視學院,繼續上課去了。
金玉芝見張鐸情緒不高,以為他還在為這事生氣,張鐸卻感歎道:“我是在想《誅仙》改編的事情,這部小說太長了,而且後麵寫的也不好,想改編成一部電影,難度有些大!”
金玉芝道:“現在在拍攝《鹿鼎記》,《誅仙》的事情,不如以後再想了。”
張鐸搖頭道:“《鹿鼎記》難度不大,演員們照著分鏡頭劇本,中規中矩發揮就成,關鍵是看鍾至誠能不能挑起大梁,好在他沒有讓我失望,很多地方還超出我的預期。”
金玉芝道:“可問題是《誅仙》結尾寫的確實不能令人滿意,拍電影,而且還是那麼大製作的影片,風險會不會太大啊?”
如今七冊《誅仙》都已經出完,不過大結局一出,張鐸卻被眾人狂罵,認為他寫的比《雍正王朝》的結尾還狗血,還爛尾。銷量雖然沒降多少,不過此時此刻,《誅仙》的評價卻是根本無法和《鹿鼎記》相提並論。而《鹿鼎記》也成了張鐸在這個平行世界中,成就最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