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圖書則更是要用日新月異來形容才對,張鐸不過才走了一天,蔣先誠就又跟兩家出版社達成了供貨協議,讓萬盛圖書網上書城的貨源大大增加。
如今唯一還讓他勞心的,也就隻剩下《射雕英雄傳》了。事實上顧宗令已經不止來電催過一回了,可張鐸卻實在脫不開身。
蔣先誠雖然才華不俗,也值得信任,卻也存在好些缺點。當然,要論管理水平,張鐸不見的比蔣先誠更高明,可相比於這個時代好多商業精英還處在摸著石頭過河,鼓足了勇氣才敢嚐試的時候,他的眼光,卻是前瞻性十足。萬盛圖書能從鬆江人民出版社的重重圍困中殺出一條血路來,張鐸可謂功不可沒。更難得的是,讓處於互聯網泡沫破滅困境中的國內互聯網企業,看到了一絲希望。
張鐸進了大廈,走到公司裏,便有人紛紛起立問好。更有人切切私語,說這人是誰啊?旁人則報以鄙夷的目光說,你山炮啊,咱們公司的張總你都不認識?《天龍八部》都不看,你怎麼混進來的?
那人辯解道:“誰沒看過了,我看了好幾遍呢,隻是張總瞧著可比電視上年輕多了,沒認出來而已!”
“廢話,咱們張總才17歲,能不年輕嗎!”
“17歲的影視公司副總,這也太厲害了吧!”
經過《天龍八部》的熱播之後,萬邦影視前後共分得資金為一億八千多萬,盈利超過一億六千萬,可以說是名利雙收。而鬆江衛視的便宜就占海了,趁勢崛起不說,更是賺的盆滿缽滿。至於沈清,看張鐸時的目光那叫一個火熱,更是一見到宋思危和金玉堂便說投資的事情,害的兩人避之不及,徹底反了過來。
萬邦公司資金充裕之後,如今連開《亮劍》、《射雕英雄傳》兩部大戲,各方麵人才更是大肆招聘,規模急劇擴大,已經不是過去的草台班子了。
人員多了,雖然造成現在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局麵,可畢竟是有了大公司的氣象。張鐸這個副總,在員工看來,自然也是權威日重。
要知道,在影視圈裏,上到監製、導演、副導演,下到化妝、劇務,不說人人沾葷腥,可對於一般的演員來說,都是不能輕易得罪的。張鐸此刻身為投資方的副總,更是身兼導演之職,在萬邦公司的普通員工和一般的演員看來,形象何止是高大那麼簡單啊!
在眾人仰望的目光中,張鐸進了宋思危的辦公室。宋思危抬頭見張鐸來了,放下手中的鋼筆說道:“你總算過來了,顧老那邊可是望眼欲穿,就等你去了!”
張鐸到沙發上坐下,歎氣說道:“沒辦法,萬盛圖書之前的境況你也知道,那是真的走不開啊!”
宋思危從辦公桌後出來,到沙發上坐下,笑著說道:“你可有點得了便宜賣乖了,三天一千萬的銷售額,平均一天就是三百萬,全國新華書店一天的營業額也才五百多萬好不好?”
張鐸苦笑道:“大哥,人家什麼價格賣書,我什麼折扣出貨,利潤根本沒法比!現在不說賠本賺吆喝,也賺不了多少的!”
宋思危搖搖頭,有些無語,卻還是問道:“對了,你這次過來,有什麼交代的,你一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
張鐸正襟危坐,一臉嚴肅地說:“我還真要跟你說個事,你也知道,我現在攤子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忙,所以唱片我是不打算搞了,如果你想繼續弄的話,我覺得高中華不錯,詞曲這方麵我也可以幫著寫一寫!”
宋思危聽了,瞳孔微縮,眉頭皺起,說道:“阿鐸,真的沒有回旋的餘地了?”
張鐸苦笑道:“宋大哥,我是真沒時間弄這個,況且咱們公司,影視業是根基,唱片隻是副業,我把影視這邊抓好,比什麼都有用的。《天龍八部》那種好事,以後不會再有了,咱們公司以後還得是穩中求勝,我實在是不能再分心了!”
宋思危謹慎有餘,進取不足,張鐸一句穩中求勝,便說服了他,隻是對高中華還沒什麼信心,有些擔憂地說:“阿鐸,高中華的人氣比你可是差遠了,他出唱片,能行嗎?”
張鐸笑著說道:“宋大哥,這你就放心吧,他扮演郭靖,肯定能大紅大紫,再發行唱片,說不定將來就是咱們公司第一位影視歌三棲的天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