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出看亂了感慨的不止有觀眾,還有業內人士和總局。央視發覺似乎隻是打個哈欠的功夫,熒屏就被《天龍八部》以鋪天蓋地的架勢占據了,幸好《天龍八部》上不了黃金檔,不然央視霸主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而聖心影視的戴安民就更加不解了,《天龍八部》怎麼會賣出這麼多?那些地方衛視都瘋了嗎?鬆江衛視的高層腦子都集體壞掉了嗎?總局在幹什麼?怎麼能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戴安民素來沉穩內斂,喜怒不形於色,但此刻也是憂心如焚。要知道他之前曾在電視機前,當著億萬觀眾的麵,說出爭奪01年全國收視總冠軍的目標,如今卻徹底破滅了。
《後三國演義》目前的最高收視是十二點三,比去年的收視總冠軍還高出一個點,卻不幸碰到《天龍八部》。三十六家電視台,其中省級上星衛視十八家,不僅能夠覆蓋全國,連亞太地區都能影響到。哪怕按照每家電視台一個點的收視率算,加起來也有三十六個點。可實際上好多電視台的收視率都超過了一個點,《天龍八部》的收視率即便達不到老版《三國演義》的46.7%,也相去不遠。那也就是意味著有四億多的觀眾每天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著《天龍八部》。人們不但看電視劇,還就電視劇中的人物、主題、思想內涵等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天龍八部》的火熱,讓戴安民如坐針氈,寢食難安。他聯係了在總局裏的熟人,希望總局能發布限娛令,製止《天龍八部》這種亂象。可總局的回複卻是:萬邦影視和37家電視台之間屬於合法的商業行為,並沒有違規的地方。但鑒於37家電視台同時播放《天龍八部》,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總局將出台限娛令,規定一部電視劇最多在四家衛視上同時播放。但對於已經播出的,不做禁播處理。
也就是說,總局給聖心影視,給《後三國演義》留了一線生機。隻要戴安民能在限娛令出台之前,把《後三國演義》賣到其他的地方衛視,就能挽回收視上的敗局。至於限娛令的出台時間,他的熟人可以幫他向後延期。
戴安民大喜過望,立刻發動人脈關係,全力銷售《後三國演義》的二輪播放權。而央視那邊,也要他親自去解釋。
不過銷售的效果,卻不容樂觀。《後三國演義》總投資一億元,單集成本超過一百四十萬,首輪單集售價兩百四十萬。即便是二輪播放權,降到首輪的四分之一也算極限了,那也要六十萬元。哪家電視台會花六十萬一集買一部電視劇的二輪播放權啊?要知道,目前國內市場上一部中等投資電視劇的首輪播放權,也不過六七十萬一集。
在頭幾天無人問津,眾台觀望的情況下,戴安民狠心把二輪播放權的單集價格腰斬至三十萬,總算有幾個電視台過來購買,心中卻把張鐸恨的不行。要知道,像聖心影視這種大公司,任何商業活動都有周密嚴格的計劃。《後三國演義》籌備已久,什麼時候開拍,什麼時候上映,什麼時候賣二輪播放權,二輪播放預計賣什麼價格,都有完善的計劃,如今卻是被張鐸全打亂了。
聖心影視公司吐血大甩賣,總算賺到了吆喝。京城衛視就是率先行動的衛視。它下午播放《天龍八部》,晚上黃金檔播《後三國演義》,但收視率卻差不多。《天龍八部》一點三的收視率,《後三國演義》也不過一點七,中規中矩,絲毫顯現不出黃金檔的優勢。以至於連親近聖心影視的京城衛視的製片主任於學仁都發出感慨,要是《天龍八部》跟《後三國演義》的檔期能調一下,該多好啊!
由於《後三國演義》並沒有產生像《天龍八部》那樣轟動的收視率翻身效果,而成本又比《天龍八部》高出不少,使得眾地方衛視火熱的心冷卻了下來。
到最後,《後三國演義》的二輪播放權一共賣給了11家電視台,卻是連《天龍八部》賣出數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這段時間,金玉堂一直呆在京城裏晃悠,一開始是下定決心要讓《天龍八部》上黃金檔。可惜一來是家族對總局的影響力有限,對他也不甚支持。二來則是戴安民對他的阻撓,使得他的目的始終無法達成。
金玉堂羞見江東父老,便一直滯留京城,東遊西逛,訪親探友。表麵悠閑自在,實則憂心如焚。等到張鐸成功把《天龍八部》的二輪播放權賣給36家電視台時,金玉堂才欣喜若狂。
他心中默默算了一下,《天龍八部》投資三千萬,成本是七十五萬一集,跟鬆江衛視說好按收視率拿錢,但也能達到一百三十萬一集。四十集就五千兩百萬。而賣給其他36家電視台的按照平均二十萬一集算,四十集就是八百萬,36家電視台就是兩億八千八百萬。《天龍八部》居然一共賣了三億四千萬。如果再算將來賣到港台和亞洲地區,估計最後總價很有可能達到四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