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章 熒屏大戰(2 / 2)

宋思危見張鐸似乎有了主意,便問道:“你有什麼想法,不妨說一下!”

張鐸說道:“我建議咱們現在就把二輪播出權賣掉,不是單單賣給一兩個電視台,而是要賣給全國的地方衛視,同時讓他們現在就開始播出,一定可以造成更大的影響。”

張鐸這麼說,是因為他雖不記得九七版《天龍八部》到底取得了多少點的收視率,卻知道它創造了同時在十八個大陸省級衛視和十六個非上星頻道黃金時間播出的奇跡。而在華夏電視史上,還從未有過34家省級電視台幾乎同一時間播放同一部電視連續劇的先例。

這個電視史上罕見的現象出現在99年春節前後,至少有十億國人無論身處何地,隻要打開電視機便能看到九七版《天龍八部》。有線電視的觀眾更是遭到重重“包圍”而“無處可逃”。“喬峰”、“段譽”、“王語嫣”……以排山倒海的氣勢占據了一個又一個頻道,一時間,其收視麵覆蓋全國和亞太部分地區。不誇張地說,全國有電視機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天龍八部》。

多家衛視台播出同一個節目,其覆蓋麵就必然產生交叉重複。在當時之所以能產生這種現象,是因為最初沒有衛星頻道,不能在同一地點收看到多個電視台播出的節目。而當時任何一家電視台靠自己製作的節目,都遠遠不能填滿播放時間。所以各台用節目交換的方式解決這一難題,像《渴望》、《上海灘》等電視劇就是在全國多家電視台交換播出。

而到了衛星頻道越來越多時,多家衛視台播出同一個節目,其覆蓋麵就必然產生交叉重複。關於頻道資源是否浪費的爭議就從各種媒體中奪聲而出,所以九七版《天龍八部》才會成為絕響,其後的電視劇再想向它那樣在全國34家省級電視台同時播出,就再也不可能了。

張鐸打的便是這個主意,現在已經是01年了,可以說如果他努力一下,或許還能再現九七版《天龍八部》雄霸熒屏的英姿。如果再耽誤個一年半載,或者說三五個月,總局哪天政策一變,出台什麼一部電視劇最多隻能在四個或五個衛星頻道播出的規定,他就真的沒有機會了。

九七版《天龍八部》的武打效果極為精良,國內之前也拍過不少武俠劇,但能讓觀眾叫好的不多。《天龍八部》劇中所有功夫,都經過了特技處理,化無形為有形,如“六脈神劍”便有六種色彩的光線,滿足觀眾的視覺感受。觀眾寧可相信電閃雷鳴般的“真實謊言”,也不要看那種有氣無力的花拳繡腿。

而張鐸的這版《天龍八部》,武打效果還要超越九七版,他相信全國那些地方衛視和非上星頻道在看過前兩集的武打效果之後,沒有理由不心動。隻有這樣,他才有把握把《天龍八部》賣給全國的地方衛視。

《後三國演義》在央視播出,固然是能占渠道的優勢,可畢竟不能逆天。如果《天龍八部》在全國的地方衛視播出,到時觀眾們打開電視全是蕭峰、段譽、王語嫣的身影,聽到的都是《難念的經》的歌聲,你說誰的影響力會更大?誰能成為年度收視冠軍?

如果算每個衛視一個點的收視率的話,三十四個衛視加起來就三十四點。如果《天龍八部》能夠上黃金檔的話,那它的收視絕對會逆天,到時《後三國演義》區區十個點的收視率就不值一提了。

宋思危思考了半天,卻說道:“咱們首輪才播了兩集,現在賣二輪倒也沒什麼,可允許其他衛視現在就播出不太好吧?總局那邊在說不定會有意見,即便總局沒有,鬆江衛視也未必肯幹啊!”

張鐸笑著說道:“那總局有規定首輪播放和二輪播放之間要差多久時間嗎?”

“這個倒沒有,你差一集也是首輪跟二輪之差,可價錢卻會差好多的!”

張鐸笑道:“那不就結了嘛!既然總局沒規定,咱們就這麼賣。雖然二輪價格低了點,可架不住電視台多啊!鬆江衛視會受到點影響,可它也是投資方,有錢賺還怕燙手嗎?這樣咱們既保證了鬆江衛視的首播,還能賺全國衛視的錢,造成收視轟動,何樂而不為啊?”

“那你有把握賣給多少家衛視和地麵頻道?”宋思危問。

張鐸想了下,一臉嚴肅地說:“保守估計,三十家!”

宋思危心中琢磨一番,一拍桌子,大聲說道:“好,既然如此,就這麼幹了。咱們給他來個熒屏轟炸,要是真能賣出那麼多,三十家電視台同時播出,就算他《後三國演義》有一個億的投資,全明星陣容,也要叫他折戟沉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