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三國演義》上映前的兩個多小時內,宋思危還是很高興,或者說是自信滿滿的。
因為在七月十五日這天,鬆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多情劍客無情劍》全集在全國的新華書店同時上架銷售。雖然因為之前出了單行本,讀者們不需要來搶購,但還是有好多想要收藏的讀者前來買書,銷量倒也不壞。
《天龍八部》因為時間已久,這天在全國隻賣出三萬多套,而《射雕英雄傳》和《多情劍客無情劍》因為剛剛連載完,好多讀者還沉浸在對故事的回味中,銷量都過了五萬。
雖然從數量上看,似乎跟單行本時差不多,可《天龍八部》有五冊,《射雕英雄傳》有四冊,《多情劍客無情劍》共三冊。所以實際上這天的總銷量是超過五十萬冊,總碼洋超過一千萬。
在此刻的華夏,誰的書能達到這種銷量,單日銷售超過五十萬冊,總金額過千萬?除了張鐸,也就隻有王誠了。
王誠的《龍行天下》第一冊單行本上市的時候,首日銷量達到過八萬冊,比張鐸的還高,可全集上市的時候,卻未必會有這種銷量。因為有些讀者曾寫信跟王誠反映,表示他的書,當時看,當時跟的時候,很爽、特別爽。可要是回頭再看的時候,就會發現沒了當時那種感覺。不如孟南星的韻味悠長。
一名讀者寫信表示,王誠的書第一次讀很驚豔,可買回去之後,重看一遍就再也看不下去了。卻不像孟南星的書,重看多少次都依然很有味道,也不如孟南星的書值得收藏。
這封信卻是把王誠氣得夠嗆,也開始更加用心寫他的《龍行天下》,誓要同張鐸一爭高下。
而《後三國演義》一上映,便以霸氣十足的姿態,暫時取得全國收視總冠軍,卻是讓王誠心中長長地出了口氣。畢竟自張鐸出道以來,就在各個方麵挑戰他的霸主地位,如今讓他暫時領先,總算是出了他心中的一口惡氣。
他是不相信《天龍八部》還有翻身之日的,兩部電視劇,一個一億投資,一個三千萬;一個央視黃金檔,一個地方衛視下午檔;一個全明星陣容,一個僅靠過氣的紀連城和半紅不紅的石天佑撐場麵。這要是都能被張鐸來個驚天逆轉,還有天理嗎?還有王法嗎?
王誠心中得意不提,宋思危和鬆江台的一些高層都是心懷忐忑。張鐸麵色倒還正常,心中卻也在暗暗嘀咕,前世九七版《天龍八部》第一次播出時的收視率超高,因為在春節時間播出,據說高地連春晚都影響了,後來總局才出台了港劇不得在黃金檔播出的規定。
張鐸這次製作的《天龍八部》,比九七版好了許多,就算檔期差了點,收視率也沒理由會低的。
到了十六日中午,宋思危叫張鐸出去吃飯。兩人走在路上,張鐸見宋思危一根接一根地抽著煙,問道:“宋大哥,你還在為《天龍八部》的收視擔心?”
宋思危歎了口氣說:“能不擔心嗎?檔期對我們太不利了!阿鐸你沒對影視行業進行過研究,好多內幕不知道。你知道總局對於我們意味著什麼嗎?可以說是它要你火,你就火;要你滅,你就滅!知道為什麼這幾年的熒幕上收視火爆的電視劇種類一直在變嗎?那是因為總局的規定在變!它對哪個劇種進行政策傾斜,那個劇種就火,所以抗日劇才會那麼多,因為它最安全,無論政策怎麼變,都很難影響到它。”
張鐸點點頭,恍然大悟,心說怪不得前世一會武俠劇火,一會諜戰片火的,一會又曆史正劇地,原來是這樣。
倆人路過一個大排檔時,見兩個男的抬著一台電視,放在排檔裏的桌子上,然後又弄個鍋蓋型的天線,開始調頻道。宋思危和張鐸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神中的一絲喜色。
宋思危說:“阿鐸,要不如我們就在這大排檔隨便吃一點如何?”
張鐸笑著說道:“我正有此意!”
兩個人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下,有個三四十歲的婦女拿個菜單過來問:“兩位老板,要吃點什麼?”她見張鐸穿的很隨意,可宋思危卻是衣冠楚楚,心中有些納悶。
宋思危笑著說:“有什麼拿手的,隨便上兩道就是!”
張鐸卻差點沒笑出來,心說這宋老總還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武俠小說看多了吧!大排檔的老板會不會上最拿手的不一定,但最貴的菜是肯定的。
那婦女說“老板,我們這的紅燒排骨,板栗燒雞做的都不錯,要不要來一個?”
宋思危說:“那就來這兩道菜吧!”
“老板,要不要來點涼菜去去油膩?”
“好,那就再來個家涼!”
“老板,要喝什麼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