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六章 愛情轉移(1 / 2)

張鐸等人參加的這期《歡樂總動員》,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前世的“韓國流行製造機”——《情書》。

金玉堂臨走之前,特意找張鐸談過,那就是請張鐸想辦法,盡可能地擴大《天龍八部》的知名度。在他看來,張鐸雖然年紀不大,也沒什麼經驗,卻勝在頭腦靈活,甭管好辦法,餿主意,卻是總能想出點子。

金玉堂要跟戴安民爭一口氣,張鐸也不想自己費盡辛苦拍出的《天龍八部》落得個折戟沉沙的下場。回想起當導演的那段時光,簡直是不堪回首,他前世今生兩輩子都沒那麼艱難過。張鐸也算是個脾氣不錯的人,可當導演的期間內大發雷霆的次數不下百次,鬱悶的時候就多了去了,不說一天發一次火也差不多。耗費了這麼多心血,經受了那麼多磨難,才拍出的《天龍八部》,若是收視低迷,張鐸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隻是《後三國演義》的實力實在是太強大了,大到簡直要讓人絕望的地步。金玉堂雖然不知道全明星陣容究竟能帶來什麼樣的收視,卻也知道非同一般。除非它的劇情非常糟,才有遭遇“滑鐵盧”的可能。可問題是它的原著小說是王誠所寫,劇本也是王誠編的。

雖然王誠在寫他的最近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大明英烈全傳》的時候名氣下滑,可一轉到白話武俠《龍行天下》時,就再次獲得了大量的人氣,此刻在武俠迷的心中,王誠的地位絲毫不遜於新派武俠的開山鼻祖孟南星。

而且《後三國演義》的風格與老版三國截然相反,老三國開篇的時候極為精彩,到了中後期,一個個將星凋落,一個個謀臣身亡,讓人有種不忍直視,不忍心去看的感覺。

而《後三國演義》則完全不同,開篇給人的感覺是生逢亂世,戰火紛飛,朝廷無道,民不聊生。越往後卻是越光明,待到晉王楊廣平定南陳,擒陳後主,獻俘太廟,而隋文帝楊堅宣布天下一統時,十萬禦林軍齊聲高呼,大隋萬歲!想到三百年亂世就此終結,世界公認的華夏最強盛時期隋唐的到來,就是讀到這段的時候尚且心中激蕩,若是能在電視上看到,該是怎樣的令人愉悅。

想到這些金玉堂便有些絕望,卻不甘心。他一定要努力一下,雖說在《後三國演義》的壓力之下,即便上了黃金檔也可能是九死一生,可不上黃金檔,卻是十死無生。周一到周五下午一點開播,每天兩集,還有比這更坑爹的檔期嗎?

相比於金玉堂的死馬當活馬醫,張鐸到還能多點信心。畢竟前世兩部全明星電影票房均未過五億,比起重生前動則四五億票房的電影市場,卻是沒能顯現出全明星陣容的霸氣。雖然在年份上差了一段時間,可第二部畢竟都11年了,卻也隻有三億多的票房,比起當初的八億目標,卻成了一個笑話。

張鐸也不甘心《天龍八部》就此沉淪,檔期方麵他無能為力,可在宣傳上還是能出些主意的。鬆江衛視在找《天龍八部》劇組上《歡樂總動員》員時,他就想起了前世超級火爆的韓娛綜藝節目——《情書》。其實他並不喜歡看綜藝節目,但他卻不會因為自己不喜歡而去否定它,要知道這個世界是不以我們的意誌為轉移的。

《情書》屬於明星速配節目,在主持人的指揮下,男嘉賓對女嘉賓展示自己的魅力,通過跳舞、遊戲等環節,最後贏得女主角的芳心。在內容上雖然以娛樂大眾為目的,但是內容積極健康,不談論緋聞花邊,也不打色情擦邊球,讓參與節目的嘉賓以真正投入其中的方法來展現幽默詼諧的一麵。

張鐸雖然不喜歡看娛樂節目,但無意中瞧見《情書》的片段時,還是被逗的大笑不止,也曾在網上找來看過幾期,倒也能把整個流程記下了。跟《歡樂總動員》的主持人藍心一說,對方大喜過望,跟台裏商量了一陣,很快就山寨出一個華夏版的《情書》。

遊戲還在繼續,現場更是笑聲不斷,畢竟看著一堆俊男美女表演,總歸要賞心悅目,如果換上一群長的有礙觀瞻的男女來表演這個節目,效果恐怕就要大打折扣。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注重外在,故意忽視這些,隻是想讓自己看起來顯得更高尚而已。

張鐸前世曾看過一部很奇葩的電視劇,它的劇情發展,台詞對白,畫麵背景都是偶像劇的套路,隻有男女主角和幾乎所有的配角全都不偶像。那是他看過最惡寒的一部電視劇,當然沒看完是肯定的。

現場的嘉賓中,四個女孩一個比一個漂亮。而男嘉賓中最英俊帥氣的是石天佑;最具男子氣概,霸氣外露的是紀連城;最具書生氣息,清秀俊美的是張鐸。即便是扮演虛竹的高強,也是一個陽光俊朗的大男孩,給人一種鄰家哥哥的感覺。小說中的虛竹麵容醜陋不假,張鐸卻不會傻乎乎地真的按照書中的形象找演員,那是給自己和觀眾找不自在。

又到了男嘉賓展示才藝的時候,紀連城、石天佑、高強或是跳的勁爆,或是跳的搞笑,總之引來一陣陣的歡呼。輪到張鐸時,金玉芝伸出食指指著張鐸說:“我要聽你唱歌,但不許唱《難念的經》,要唱首沒聽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