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行文風格方麵,《龍行天下》更接近前世的網絡小說、爽文,雖然故事精彩絕倫,扣人心弦,卻沒什麼內涵。以致於評論家對它評價比《射雕英雄傳》和《多情劍客無情劍》低了不少。而這個時代的人們,還沒到能接受小白爽文的地步,所以藝術成就上的缺陷,最終還是影響到了它的銷量。
對於外界的這些紛爭,張鐸卻不太在意,老老實實地上課、寫書。有空閑就陪著秦蘭四處逛逛,偶爾也會找周強許楓喝喝酒,次數卻不是很多了。
人的愛好是會隨著自己的境遇而變的,前世自詡懷才不遇,便喜歡借酒澆愁。如今意氣風發,卻連酒都不愛喝了。如今的張鐸,對於酒宴這種事一向是能躲就躲,可今天的這場酒席卻躲不掉。
原來金玉堂的京城之行十分順利,金家老爺子在看到張鐸寫的前二十四章《亮劍》後,勾起心中塵封的往事,找來幾個老戰友,喝地叮嚀大醉,又哭又笑又唱歌,卻是把保健醫生和金家的晚輩們嚇的夠嗆。
酒醒之後的金老爺子,吩咐金家的晚輩們盡自己的能力幫金玉堂把《亮劍》拍出來,旁的先不說,找一個師協助拍攝是沒問題了。
得到老爺子的肯定答複後,金玉堂回到濱城,叫來宋思危、張鐸、陳飛揚一起慶祝,同時也要考慮劇組籌備的事情。
四個人在君勝酒店開了個包房,邊吃邊商議。宋思危率先說道:“我說下我的想法,陳導早年出身京城電影製片廠,參與過《大決戰》這類戰爭大片,其他的戰爭片也不知拍了多少,所以我認為陳導作為《亮劍》的導演是完全沒問題的。你們什麼意見?”
張鐸看了下金玉堂,金玉堂便說道:“我覺得可行,另外可以由張鐸出任監製,我擔任製片,這樣這部電視劇的主旨就肯定不能跑偏了。”
張鐸說道:“我同意你們的意見,陳導也算是我的老師,對於他的功力,我還是比較信任的。”
陳飛揚見三位老總都支持他出任導演,喜不自勝,心說當初真是沒白給張鐸打下手,哪能想到他居然一眨眼就成為公司的副總了,還讓自己有機會執導這麼一部潛力無限的作品。
作為公司唯一的一名簽約導演,陳飛揚自然已經看過《亮劍》的小說版,在震驚之餘,卻時常考慮這部小說如果拍成電視劇會產生什麼後果,每次想來,都覺得會引起轟動。原以為張鐸還會在過把導演癮,那知天上掉餡餅,卻是落在自己身上。
陳飛揚謙虛說道:“三位老總放心,我一定把這部電視劇拍好,另外張總是原著小說的作者,如果在拍攝過程中有什麼意見,盡管放心提出來,不用考慮太多。”
金玉堂取笑道:“你這老小子,伯父給你取名飛揚,你卻如此低調,不覺有愧嗎?”
陳飛揚嘿嘿一笑道:“唉,什麼高調、低調,不過是為了養家糊口、混口飯吃而已。”
宋思危笑著搖搖頭,望著張鐸,張鐸也笑著搖頭,沒說什麼。這陳飛揚,空有技術,卻沒什麼想法。也許在他看來,現在在萬邦當簽約導演,跟從前在京城電影製片廠上班並沒什麼區別,都是為了養家糊口,混口飯吃。像他這樣的人,一輩子成不了大導演,卻絕對會衣食無憂。
當然,說陳飛揚沒想法,是指他沒有成為大導演的野心,沒有那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毅力,但就電視劇導演而言,還是很合格的。
這部電視劇,有張鐸墊資五百萬先行籌備,而金玉堂更是從金家拉來了兩千萬的資金。畢竟老爺子發了話,讓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所以盡管家族中有人對投資影視劇不滿,可還是拿出了一部分流動資金,投入進來。
“玉堂哥,這兩千萬怎麼算啊?”張鐸開口問道,前世《亮劍》可是拿到年度收視冠軍,更是成為少有在所有衛視都曾播出過的戰爭劇,一些電視台甚至將其作為“救市劇”不斷重播。
5年內重播3000次,可以想象它能帶來多少廣告收益。張鐸這五百萬投入將來是要分紅的,卻不知金家這兩千萬算成什麼性質。
金玉堂則有些尷尬地說:“算是給我們萬邦的低息貸款,風險還是要我們自己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