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一章 危機與機遇(1 / 2)

張鐸前世學金融出身,上學的時候對看財務報表一知半解,畢業沒多久就還給老師了。此刻過目不忘,卻是有種融會貫通,豁然開朗的感覺。

宋思危、金玉堂大概以為張鐸不過是不懂裝懂,做做樣子,哪知張鐸真的能看懂財務報表。

原來萬邦影視已經處在資金鏈斷裂的前夕,兩位公子衙內雖說都精明過人,能力出眾,奈何對影視圈卻不是很在行。公司創辦以來,投資的幾部電視劇都反響平平,賺的著實不多。

可要僅僅如此也就罷了,偏偏倆人都是手眼通天,消息靈通。00年和01年是華夏股市大漲的兩年,既然炒股比拍戲賺錢,倆人又有內幕消息,一合計便把公司的資本投到股市上,卻用貸款來拍戲。

前世的華夏上證要到6月14日才會到達曆史性高點2245點,然後展開長達四年的慢慢陰跌之路,到998點才停下。可惜這一世有張鐸出現,3月30日,各部委下文,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反三俗”運動,上市的各大報業集團應聲下跌,隨後廣電類,出版類上市公司也跟著殺跌,到最後,兩市出現了恐慌性的下跌。當天跌停個股近千家,可謂哀鴻一片。那時兩市的泡沫十分嚴重,缺的隻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

兩人若隻是炒一般股票也就算了,頂多狠心割點肉也就出來了。奈何他們炒的是最適合內幕交易的st股票,賭的是資產重組。如今熊市來臨,投機的股票無限期停牌,在想重組,卻是遙遙無期,他們把公司大部分資產都陷到股市裏了。

張鐸看完財務報表之後,心中在想,現在可以說是萬邦影視最虛弱的時候,他若狠心,完全可以拿到更多的股權,可把宋思危和金玉堂也就得罪狠了。這個念頭不過是一閃而過,張鐸卻嚇了一跳,心說自己什麼時候變得這麼這麼狠辣,就算在商言商,也不能趁人之危,那金玉堂總算是朋友吧!

金玉堂坐在宋思危辦公室的沙發上說:“老宋,你說咱們把他拉進來合適嗎,他現在好歹也算是朋友!”

宋思危金絲眼鏡背後精光一閃,冷笑道:“朋友,就是這位好朋友,把咱們給坑慘了!”

金玉堂辯解說:“‘反三俗’運動,他不過是個引子,股市由牛轉熊,也隻是適逢其會,你該不會覺得他有影響國家決策和股市興衰的能力吧?”

“他當然沒那個能耐,可他卻是個火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你不覺得跟他有關的地方總出大事嗎?雖說有好有壞,卻從不平靜啊!”宋思危皺著眉說。

金玉堂感慨道:“倒還真是那麼回事,這小子,走到那都要弄出點事。”

宋思危歎氣道:“玉堂,你覺得咱們能撐下去嗎?”

金玉堂搖搖頭說:“有點夠嗆啊!股市裏錢是不少,可無限期停牌,也不知那年能把錢提出來!《天龍八部》現在送審根本過不了,就算過一個月沒這麼嚴格,延期上映也是一筆損失,便是上映了也上不了黃金檔,現在是根本沒人看好《天龍八部》的收視表現,否則也不至於貸不出錢來啊!”

金玉堂是衙內不假,任誰都要給點麵子,可銀行也要看資產狀況,以萬邦影視現在的資產情況,無論如何也貸不出錢來了。他倒是還有點不動產,卻還沒打算變賣填在這裏。宋思危的老子是地產大亨,更是個指貸款活著的企業,如今也沒能力支援這裏。在萬邦影視窮途末路之跡,快要破產之時,發覺張鐸居然有兩千一百萬的身家,猶豫了一段時間,終於做出邀請張鐸出資入股的決定。

用宋思危的話講就是,咱們萬邦影視到現在的境地,雖不能說是張鐸造成的,卻和他脫不了關係。正好咱們缺錢,他有鈔票,讓他來增資入股。如果挺過去了,憑張鐸的才華,咱們三個沒準能把萬邦做大。要是破產了,這錢咱們不也不用還了嘛!

宋思危打的一把好算盤,張鐸卻也不差。張鐸看完財務報表後,來到宋思危的辦公室,展開入股前的最後一次交鋒。

宋思危大咧咧地坐在老板椅上,笑著說道:“怎麼樣,我們公司的財務狀況如何?”他料定張鐸不過是不懂裝懂,才有此一問。

張鐸嘴角翹起,意味深長地笑著說:“馬馬虎虎吧,st鬆科是家不錯的公司,鬆江證券想借這個殼上市,其實大有可為,可惜它時運不濟,後麵還有好幾年的大熊市,你們的錢想弄出來可不大容易啊!”

張鐸一番話,卻說的宋思危和金玉堂豁然變色,對視一眼後,同時在心中想,他竟能看懂財務報表。這張鐸有文學上的天賦也就罷了,怎麼對財務也如此精通,竟然能從中看出問題的關鍵,這也太逆天了吧!要知道兩人雖為公司的老總,卻也時常看的頭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