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六年五月初八日傍晚,精疲力盡的年青皇帝準備早早就寢。
最近幾天遭受了他人生以來第二重大的壓力,三天前清晨那場工部火藥廠大爆炸差點要了他的命!
如不是跑的快了那麼一點點,就會和服侍他起居的內侍、記錄起居的禦史一起埋在乾清殿廢墟裏!
如不是又快了那麼一點點,他就會和跟他跑到交泰殿的近侍一樣被落下的磚瓦砸破頭顱!
當天西城禦史就統計完成,火藥廠周圍塌房一萬九百三十餘間,壓死男婦五百三十七口。
戶部、國庫沒錢撫恤賑濟,拿的還是內帑,他的小金庫!
估計初期六千兩不夠,還得追加萬兩銀。
當天他僅存世的第三個兒子,僅僅半歲的兒子也被掉落的磚瓦砸死……沒人安慰他,所有人隻想從他手裏掏錢!
遼東要籌軍餉,袁崇煥取得捷報要賞,毛文龍那裏也需要源源不斷的支給錢糧才能發揮那麼點作用,遼東經略王之臣又上奏說入冬前被貿易封鎖的建奴要有大行動。
你堂堂封疆大吏拿不出應對策略,就像傳話筒一樣把下麵搜到消息給朝廷傳達一聲,這就是朕的好臣子……沒辦法,起碼這個軍戶出身的進士還算聽話,不會像老師孫承宗那樣有兵諫的風險。
昨天又是孝宗皇帝的忌辰,又是好一通忙活。
今天先是順應輿論的壓力,是自己這個皇帝失德,才有了這場天譴,不得不捏著鼻子下一道罪己詔。
可新的火藥廠往哪安置?三大營三天一小操,五天一大操,每月火藥消耗三萬斤,總不能不管這事兒。
原址周邊居民反對意誌堅定,隻能從內城西南角北遷,移到內城西北角,換個名字叫‘安民廠’以安周圍百姓惶恐之心。
東城住的人非富即貴,南邊外城純粹是人口滋生缺乏管理,火災不斷,在俺答汗進攻北京城後不得不外擴,所以外城人員複雜、繁多。真把火藥廠遷到外城,搞不好真的會被建奴奸細放火引爆。
就像這起爆炸一樣,明明是操作不當,可吏部、都察院聯合調查……得出結論是建奴奸細所為。
誰也不敢說這是工部管理不當引發的人禍,不然這麼惡劣的影響力,足以讓工部上下被清洗!
既然工部有問題,那監察六部工作的科、道官是不是也要被整體追究責任?舉薦、提拔這些有為青年的當朝重臣們是不是也有眼光、原則問題?
兒子死了還可以再生,皇帝更不會缺兒子,許多人裝聾作啞,仿佛忘記了三天前還有一位皇子,很受皇帝喜愛的皇子,很可能成為太子、新帝的皇子。
他真的很喜歡這個兒子,這是他最喜歡的貴妃範氏生育的第二個孩子,他們上一個孩子是他早夭的長女。
無法追究責任,他暗暗惱怒不已,不知如何麵對範貴妃。
然而,更大的問題又來了,皇後派人告訴他,她的坤寧殿裏來了個人,一個突然出現的人,一個誰都不認識的男人,說著奇怪話的男人。
前天火藥廠大爆炸,皇帝的乾清殿坍塌損毀,皇帝的乾清殿,皇後的坤寧殿之間就是交泰殿,陰陽交泰也。
皇後也是體麵的人,天下的女主人,自然與皇帝分居的,要辦事情也會在正規的場所裏辦。
三座宮殿接近,所以爆炸發生後,皇後移居李成妃的長春宮,今夜才回坤寧宮居住,不想隨行女官、中官例行檢查時,見到一人。
心中不由疑惑,這該不會是老魏、客氏又聯手給皇後難堪吧?
自從皇後流產死胎失去生育能力後,這大內紫禁城裏,皇後一改開朗柔弱,表現的更像一個皇後,抓住理由打死的奴婢也多了起來。自己不好動手的地方,皇後打理的井井有條,東西十二宮日益和諧。
若老魏有皇後這種能力,把宮外麵的事情也捋順,打理的井然有序各安其職百姓安樂,那就完美了。
如天啟所想,皇後下意識認為這是魏忠賢、客氏聯手給自己挖的坑,可哪有這樣明顯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