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彈盡糧絕中興府,一線生機西夏妃(1 / 3)

乾定四年閏五月,蒙古鐵蹄東西兩路大軍圍攻中興府已達數月之久,西夏國主李晛及大將嵬名令公死死守城已是堅壁半載,城內百姓餓殍遍野,士兵彈盡糧絕,又遭蝗蟲天災,可謂一片孤零凋落之景象,全無任何生機。李晛站於中軍大營的窗戶上,向外望去,心中的痛楚不禁湧上心來,想我西夏大國自開國先帝元昊至今,已曆一百八十九載,難不成堂堂邊陲大國如今卻要毀在我李晛的手中,毀在那可惡的蒙古蠻子孛兒隻斤鐵木真的手中嗎?

李晛心裏從不服氣,可是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想要突破重圍起死回生已是絕無可能。如今之計,李晛心裏雖然焦急如焚,但卻在靜靜的等待一個人,也許隻有她才可以力挽狂瀾,拯救西夏王國於傾覆之邊緣。

此時,李晛大聲說道:“嵬名令公將軍何在?”

一個侍衛匆匆跑進來回道:“回稟大王,將軍正在城牆之上視察軍情!”

李晛說道:“快快請回將軍,孤有要事與將軍商議!”

侍衛應答,匆匆出門而去。

片刻之後,一位七旬將軍帶著武器匆匆趕了過來,剛到門口就被侍衛攔住:“將軍且慢,攜兵器者不得入內!”

這位七旬將軍慌忙摘下腰間的寶刀遞給侍衛,方才進的中軍大帳之內。

李晛見令公將軍到來,愁眉緊皺的臉稍微緩和了一下,便說道:“令公將軍日夜值守城牆,實乃勞苦功高,真是西夏百姓之福,是孤之福!”

令公將軍聞聽慌忙下跪言道:“臣身為國臣,不能消除禍亂,使敵寇深入至此,已是難辭其咎,今如若不倍加勤事,有辱大王信賴之恩!”

李晛說道:“令公快快請起,今日喚汝前來,是想汝帶我視察全城百姓和士兵,以此穩定人心,為我西夏國運在撐些時日,孤另有計策……”

令公說道:“如此小事,豈勞大王費心,末將前去即可!”

李晛歎道:“如此危急時刻,本王應該與眾人一起抵禦外敵,休要再議,將軍頭前領路,咱君臣二人即刻啟程!”

令公答道:“是,一切聽從大王安排!”

令公站起來喊道:“大王起駕,大王起駕!”

隨即,三個貼身侍衛跟隨者李晛和嵬名令公出了中軍大帳,向城內街坊走去。

沒走幾步,就看見一個骨瘦如柴的百姓在地上啃著黃土,李晛慌忙上去扶起那個老翁說道:“爾等休要再吃下去了,如此吃法,於死何異,於死何異啊?”

這位老翁滿眼淚光的看著李晛,嘴巴一張一張努力的卻說不出半句話來,掙紮了片刻之後,兩隻雙手就垂了下去,眼睛卻久久未能瞑目。

李晛見此情形,震驚的說不出一句話來,輕輕的用手合上了這位先走老翁的雙眼。

李晛站起來,對身後的侍衛說道:“務必挑個好地方埋之,千萬不要棄屍於烈日之下,孤愧對全城百姓!”

李晛說完之後,一位士兵拖著那老翁的屍身徑直向遠處走去,沒走幾步,卻被另一位老翁叫住,老翁掀開一個席子之後,那侍衛驚呆在原地,席子之下躺著的上百具的屍首,已是腐臭不堪,蒼蠅蝗蟲滿天飛舞。

士兵看了之後,心裏一陣發麻,一隻手就將那死去的老翁扔到屍體堆裏。

這位尚且活著的老翁又一次慢慢的蓋上了草席,眼裏已是無任何表情。

此時的李晛已經走了將近幾百米,可這短短的些許距離,看到的、見到的全是老弱病殘和奄奄一息之人,李晛看的是心如絞痛,眼淚止不住的流了下來,沒想到他一個堂堂君主卻讓百姓過著這般生不如死的生活。

李晛每每走過之後都會為這些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之人,整整衣衫,梳理一下發髻,地上的百姓無不痛哭流涕,叩謝大王照顧之恩。

李晛就這樣走了幾個街區,皆是如此景象,他已經沒有一點勇氣再這麼走下去了,如今的李晛已是心力憔悴,萬念俱灰,可他的心裏卻還有一個聲音告訴他,一定要堅持下去,就算城破家滅也要給那蠻子鐵木真重重一擊。

令公將軍看著大王如此,也是老淚縱橫,上前說道:“大王,咱們還是回去吧,城中之事就交由中興府的官吏去做吧!”

李晛冷靜了片刻,擺擺手說道:“不,上城牆,我要去看看士兵們!”

令公為難的說道:“這……”

李晛說道:“將軍有何為難之處?”

令公答曰:“末將不敢,隻是那城牆之上比之城下百姓更是慘不忍睹,恐大王見狀會夜不能寐!”

李晛仰天長嘯:“如今這般情景,孤還有什麼可害怕的,不必顧慮,前麵帶路!”

令公答道:“是!大王,這邊請!”

令公將軍帶著李晛一步步的踏上了已經殘破不堪的城牆。

李晛剛一登上城牆,隻見城牆之外,幾乎全是清一色的蒙古大包,蒙古軍隊列隊整整齊齊,碩大的旗幟在風中呼呼作響,一批批黑黝黝的駿馬顯得精神飽滿,城外早已被黑壓壓的蒙古鐵蹄圍的水泄不通。對比著雙方力量的懸殊,李晛的心又再一次的沉到穀底!

李晛此刻已被蒙古大軍的霸氣嚇的木訥在城牆之上片刻由餘,令公將軍見狀,輕輕的說道:“大王,這邊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