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沒完。第三年,白金漢公爵前來迎接亨利埃塔·瑪麗亞去做查理一世的王後,此時奧地利的安妮比以前更美了。他開始向她熱烈地求婚:花園裏,兩人短暫地單獨相處,隨後王後驚叫,人們闖進臥室,看到公爵跪地求愛……
白金漢公爵(魯本斯繪,約1625年)
證詞各式各樣。可以肯定的一個事實是,當時在場的,準確地說是應當在場而未在場的女官們受到了路易的懲罰。即使沒有愛,還是會嫉妒。不難想象作為丈夫的路易心中的不滿。
在《三個火槍手》中,圍繞這時安妮作為定情信物送給白金漢公爵的鑽石項鏈,描寫了國王的寵臣黎塞留的詭計和火槍手們在兩國之間的活動。白金漢公爵後來因為這段不被允許的戀情被殺了。現實中也是,公爵在幾年後遇刺,隻不過這與戀愛無關,而是與宗教戰爭有關。
宰相黎塞留(尚帕涅繪,1637年)
安妮的弟弟腓力四世(委拉斯開茲,1656年)
短暫的戀愛對象突然離世,安妮是否為此流過眼淚呢?她已經27歲了,依然和國王做著假麵夫妻。
另一個愛的秘密
在大仲馬的小說中,黎塞留被塑造成了陰險的反派角色,但是對路易十三和法國而言,他的存在不得不說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僥幸。作為紅衣主教和宰相,現實中的獨裁者黎塞留並沒有貪圖一己私利,而是為弘揚法國的國威不遺餘力。可以肯定地說,沒有他,就沒有波旁王朝君主專製的安寧。
黎塞留為了強化王權,對大貴族進行牽製,並采取了富國強兵以及反天主教政策,不過他最重視的還是阻止哈布斯堡家族的勢力擴張。宿敵哈布斯堡當時稱霸半個歐洲,已經對法國形成包圍之勢。所以在三十年戰爭中,法國站在了新教一邊,最終與奧地利、西班牙兩大哈布斯堡家族展開了漫長的戰爭(曆時二十多年)。
馬薩林(米格納爾德繪,1661年)
安妮出生在西班牙,她的日子變得越來越艱難。她希望能結束丈夫和親弟弟(腓力四世)之間的戰爭,於是在給故鄉的信中暗藏了有關法軍的情報。信被黎塞留扣了下來——也就是說他一直用懷疑的眼光看著王後——她不得不在國王和宰相的麵前解釋、道歉。這樣的屈辱加劇了她對黎塞留的憎恨。
幾乎同一時期(安妮30多歲),一個意大利人作為教皇特使從羅馬來到法國,並取得了黎塞留的信任。黎塞留行事謹慎,不苟言笑,所有人都害怕他。但是新來的特使卻剛好和他相反,前者天性開朗,和顏悅色,有“誑人”的本事(所以羅馬教皇讓他做外交工作),又有政治敏感度。他,馬薩林,才是上天創造的理想的宰相接班人。後來馬薩林歸化法國,和黎塞留一樣成為紅衣主教,和黎塞留一樣作為實質上的宰相,不負眾望。
這還沒完。第三年,白金漢公爵前來迎接亨利埃塔·瑪麗亞去做查理一世的王後,此時奧地利的安妮比以前更美了。他開始向她熱烈地求婚:花園裏,兩人短暫地單獨相處,隨後王後驚叫,人們闖進臥室,看到公爵跪地求愛……
白金漢公爵(魯本斯繪,約1625年)
證詞各式各樣。可以肯定的一個事實是,當時在場的,準確地說是應當在場而未在場的女官們受到了路易的懲罰。即使沒有愛,還是會嫉妒。不難想象作為丈夫的路易心中的不滿。
在《三個火槍手》中,圍繞這時安妮作為定情信物送給白金漢公爵的鑽石項鏈,描寫了國王的寵臣黎塞留的詭計和火槍手們在兩國之間的活動。白金漢公爵後來因為這段不被允許的戀情被殺了。現實中也是,公爵在幾年後遇刺,隻不過這與戀愛無關,而是與宗教戰爭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