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都是吃裏扒外的家夥(1 / 2)

"回皇上,據微臣所知,襄王殿下一向對皇上和太後崇敬有加,忠心耿耿,從不敢有半分無禮。"冷野抬起頭,卻依舊跪在地上替南宮羨辯解道。

"嗬,你就不用替他辯解了。他是朕的親弟,他什麼脾氣,朕比你更清楚。自始至終,他從未把朕和太後放在眼裏過。"

"皇上……"

冷野還想再辯解幾句,卻被皇帝生生打斷。

"西寧王當初何等的跋扈?潘景元將他剿滅之前,他還知道每年在太後生辰之日聊表敬意。襄王在南疆將近二十年,可曾給朕或太後問過一句安?"

冷野無言以對。關於這個問題,他曾經在南疆也勸說過南宮羨。但對方根本左耳進,右耳出。

說多了他還不耐煩。有一次,幹脆毫不客氣的懟了回來:"問什麼安?我給他們堵著南大門,好讓他們在京城裏高枕無憂盡享太平,這不就是在問安嗎?用不著做那些沒用的。"

可事到如今,冷野總不能把這句話複述給皇帝聽吧?

"朕原本,一直顧念他年紀小,不想與他一般見識。但他自從回到京城,所作所為,就更讓朕覺得心寒。先是當眾忤逆太後的賜婚;接著又為了一個女子,放棄先帝親賜的爵位;宗室宮宴從不見他露麵;與蒙合外交時,當著朕的麵,對蘇德動粗;為了袒護他那個王妃,一次次擅闖太後宮殿,視宮規為無物。"

……

皇帝一條接著一條,羅列出襄王的罪行,冷野聽在耳中,心中了如明鏡,他再怎樣編排襄王,卻也無法給出一個實實在在能治襄王於死地的罪名。

南宮羨目中無人,卻從不在明麵上頂撞皇帝和太後;他傲慢不假,但無論是在徽州救災,公主和親還是抗擊外敵這些事情上,他無不事必躬親,盡心盡力,替朝廷和皇室立下汗馬功勞;他唯一任性的事情,便是堅持了自己的婚姻,可這何錯之有?更何況,他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所以冷野知道,皇帝此時此刻最頭疼的事情,便是找不到一條冠冕堂皇的可以誅殺襄王的理由。總不能坦坦白白的對外宣布:"朕要宰了襄王,原因是他功勞太大,讓朕害怕。"如此一來,誰還敢對這樣的皇帝盡忠?

那麼冷野的問題便來了,他在腦子裏迅速的猜測,皇帝叫他來,到底是何企圖?難道,是要讓他揭發襄王?這招可行,但是拙劣。而且,憑借南宮羨的智謀,極有可能會引起極大的反噬,甚至顛覆朝堂。皇帝不可能預估不到這些風險,所以應該不會出這麼蠢的主意。

所以,冷野猜測,皇帝極有可能會對自己提出,暗殺南宮羨的命令。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在南宮羨毫無防備之下,殺他個措手不及。

想到這兒,冷野背後出了一層冷汗。

"回皇上,據微臣所知,襄王殿下一向對皇上和太後崇敬有加,忠心耿耿,從不敢有半分無禮。"冷野抬起頭,卻依舊跪在地上替南宮羨辯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