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的內命『婦』製度:
超品:太皇太後
皇太後(太皇後)
皇後
超一品:皇貴妃一人,副後之尊。
正一品:貴妃二人
從一品:依次為‘賢、良、淑、德’四妃。
正二品:妃(庶妃)
從二品:昭儀、昭媛、昭容、淑儀、淑媛、淑容、修儀、修媛、修容。
正三品:貴嬪
從三品:婕妤
正四品:容華
從四品:婉儀、芳儀、芬儀、德儀、順儀
正五品:嬪
從五品:小儀、小媛、良媛、良娣
正六品:貴人
從六品:才人、美人
正七品:常在,娘子
從七品:選侍
正八品:采女
從八品:更衣
古代後宮女官等級
正三品:掌事嬤嬤(管理所有宮裏大事,負責分發俸祿,分配宮女等)
從三品:禦前尚義(皇帝貼身宮女)
正四品:禮教司儀(教導正七品以下小主和宮女)
從四品:風儀女官(太後,太妃,皇後或側皇後貼身宮女)(每個主子1名)
正五品:尊等宮女(從六品『含』正七品以上妃嬪的貼身侍女。)(每個主子1名)
從五品:各宮主管(每個宮裏的主管宮女,可監督其他宮女)(每個宮1名)
正六品:禦花園,佛堂等其他宮殿裏的主管宮女
從六品:浣衣局主管(管教犯錯的宮女)
正七品:冷宮主管(分配冷宮裏的食物,衣裳)
從七品:一等宮女(端茶倒水等輕活)(娘娘2名,小主1名,秀女無)
正八品:二等宮女(做飯煎『藥』等不輕不重的活)(娘娘2名,小主1名,秀女無)
從八品:三等宮女(燒煤守夜等重活)(娘娘2名,小主1名,秀女無)
正九品:打掃道路和每晚巡視的宮女
從九品:冷宮宮女(1位妃嬪1名)
正十品:浣衣局裏的宮女
從五品以上可以稱姑姑
以清朝為例:
宮女統稱宮眷,分宮女和女官兩種。
女官分為兩種:各宮中的和“六局二十四司”中的。
《清稗類鈔》中關於各宮中的女官也就是宮闈女官有記載:“禮部等衙門議定宮闈女官名數、品級及從供事宮女名數。乾清宮有夫人一員,秩一品;淑儀一員,秩二品;婉侍六員,秩三品;柔婉二十員,芳婉三十員,秩俱四品......慈寧宮有貞容一員,秩二品;慎容一員,秩三品,勤侍無品。”女官和宮女一樣,也是按“宮”分的,有執掌該宮的“宮主”,也就是後妃管理。
六局二十四司中的女官在《清史稿》中有記載:“女官。六局。
尚宮局,領司四:司記,司言,司簿,司闈。
尚儀局,領司四:司籍,司樂,司賓,司讚,彤史。
尚服局,領司四:司寶,司衣,司飾,司仗。
尚食局,領司四:司膳,司『藥』,司醞,司餑。
尚寢司,領司四:司設,司輿,司苑,司燈。
尚功局,領司四:司製,司珍,司彩,司計,宮正司。
吳元年置內職六尚局。
洪武五年定為六局一司......司曰宮正。
六局分領二十四司,每司或二人或四人。
女史十八人。
服勞多者,或五載六載,得歸父母,聽婚家。年高者許歸,願留者聽。現授職者,家給與祿。二十七年又重定品職。六局各鑄印給之。永樂後,職盡移於宦官。其宮官聽存者,惟尚寶四司而已。”這些女官都是做什麼的,可以從四局的名字的字麵意思理解。
女官中的女史,是負責記錄皇帝在宮內言行作為的,相當於女版的“起居注官”,他們隨時都有可能被皇帝寵幸並且被封妃封嬪。
宮女也分兩類,一類在各宮中當值,當然以伺候主子們為主要任務,至於分得再細,就不勝枚舉了,穿衣服的,吃飯的,打掃衛生的等等等等……
這種宮女受每宮的姑姑管理□□,姑姑是資曆較長的宮女。
所有宮女包括姑姑受這宮的大太監管理,他們叫“掌事兒的”。
還有一種是在上麵各“司局”中做體力工的,算是最低等的宮女。比如辛者庫,浣衣局等等,做3,5年,可以自行回家配嫁,一般犯了錯誤的宮女會被發配到這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