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右眼跳(1 / 2)

仲夏的清晨,一夜的雷雨過後,大山深處,瘴氣環繞中坐落著一個小鎮,小鎮路上的雨水還在坑窪處淌著,悶熱的地氣還未蒸騰上來,一聲一聲叫賣聲把這個慵懶的小鎮吵醒了。

安仁鎮是一個兩麵高山,一麵環水的小鎮,唯有東邊是一片荒石滿布的矮丘,當地人稱之為——石頭嶺。小鎮沒什麼自然資源,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倒是發現過煤礦,開采了幾年把山都挖空了幾座後才發現開采難度極大,交通又極為不便,也就沒人再敢來投產了。這些年發展一直很滯後,至到九十年代發現了鈾礦,近年政府決定在石頭嶺上修建一座核能研究所,小鎮才因此又喧鬧了起來。

“嘿,昨晚的雨可真夠大的啊,多少年沒下過這麼大的雨了吧?”

“是啊,那雷打得,像是把山都劈開了,對了,聽說了嗎,前幾個月石頭嶺那個核能研究所已經正式開始運行?”

“是啊,媽的,枉我還去遊行抗議了,沒一點用,上麵說的事,要做就一定會做,才不管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看法的。”

“嘿嘿,你不知道吧,鎮上的劉德鑫在這事裏中間吃了不少好處啊。。。”

“啊!不會吧?我說咋還買了新車,成天在鎮上瞎轉,把他嘚瑟的,****的難怪他這麼積極的要求修建,還家家戶戶來做工作,我就說沒好處的事,劉德鑫就他媽不會去做。”

“你小聲點,知道就好,別說是我說的啊。。。。。。走了!”

郭挽瀾邊吃早飯,邊走過小鎮,正準備去研究所上班,聽見又有人在街邊議論核研所的事,頓覺手裏的包子更是沒了口味,心裏暗暗想到“這窮山惡水的地方,誰想來啊,看來還得想辦法早日調離才行。”

郭挽瀾快30歲的人了,從小在福利院長大,福利院的孩子男的都姓國,女的都姓黨,長大後,這姓氏難免被人知道自己有些卑微的身世,所以就該姓了郭。郭挽瀾長得瘦高,五官並不精致,長相平平,不喜言談,更不善言談,小時候別人都說這孩子悶得很,三棍子打不出個屁來。後來上了福利院的小學,人們才發現小孩是真的聰明,門門功課第一,什麼東西都是一看就會,從沒有人教的奧數題目也是一點就通。大家都說這孩子在福利院可惜了,但郭挽瀾始終都是一副“悶棍”的樣子,也難怪從沒有人來領養或資助過他。18歲後離開孤兒院,出入社會後沒文憑沒技術很難生存,跟師傅學了電工的手藝,便開始了到處打工的生活。不知道父母,更不知道家鄉,讓他沒有了很多牽掛,但也沒有寄托,這些年走南闖北,在各個城市的各個單位都幹過。前幾個月,一家大型國有企業說是有新的工程項目招工,他便有報名了。不想公司裏的一項決策,直接將他們一幫新招的小工派到了這個偏遠的小鎮裏,成為了核能研究所的一名普通的小電工。挽瀾自然是不願意的,可合同畢竟簽了,違約金現在肯定是賠不起的,隻有幹著再說了。

新修的核研所在離小鎮有約40公裏的石頭嶺上,員工們周一坐核研所大巴上嶺子去,周五再回來鎮上。今天正是周一,挽瀾此時正匆匆趕往位於安仁鎮東大街的員工班車發車點,沒走多遠,剛走過安仁鎮鎮政府大門口,剛好碰見一輛藍黑色的SUV一個急拐拐向路口,濺了他一鞋汙水,車猛得在他前麵停了下來,車窗慢慢搖了下來,一股空調的冷氣撲麵而來。郭挽瀾一看,一個40多歲的胖胖中年人從車窗裏慌張得探出已經謝了頂的腦袋,一腦門子的汗,油光滿麵的一個大臉很勉強的堆出了一個笑。

“哎呦,小兄弟啊,不好意思,你看我,這不剛買的新車,開著還不順手,沒事吧?”

郭挽瀾認識他,是鎮政府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劉德鑫,經常來所裏,挽瀾在大會上見過他一麵。

“哦,沒事!”挽瀾抬頭看了一眼車,車確實很新,牌照還沒有上,但車輪上已沾上了一層稀泥,昨夜下的雨,說明這車一大早已經出去過了;車裏開著空調,開的很足,裏麵的人還是一頭大汗,要不就是有病,要不就是很慌張。“因為差點撞到我?不至於啊,應該感覺得出來根本沒撞到啊。”挽瀾默默得自言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