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集 聚英才 草木書院立規(2 / 3)

他可是學到了八個字,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李修,團結二字,有沒有結黨的嫌疑?”林深想的比較多,他可是閩越士林的骨幹,對於結黨可是敏銳的很。

李修答複:“語出《資治通鑒》官健的釋義,差點土人,春夏歸農,秋冬追集,給身糧醬菜者,謂之團結。”

範琴驚訝:“這是兵法韜略?”

林深思索片刻,哂笑道:“宋李綱用過的,保伍之法。隻是用於書社書院還是頭一次,新鮮的緊。可一試!”

範琴方才了然,原來是村壯自保法。結合自力更生豐衣足食一起看,不過是要困頓的生員們齊心戮力維持生計。確實無礙。

李修自然不會說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他也要在實踐中求真知。

範琴背著手念叨了幾遍後,心有所得:“團結是說的泛眾集成,緊張是說的三省吾身,嚴肅乃是治學恭謹之道,活潑自有天然誌趣。甚好甚好,李修,汝頗有治學心得,可有意留在國子監乎?”

林深也等著李修的答複,黛玉心裏早就給他否了,留京從來不是李修的選擇。

果然李修笑言:“匈奴不滅,何以留京?雖說如今沒了匈奴,可西域之地一直不太平。身為敦煌李的族人,焉能自己享著太平,把戰禍留給族人承擔呢。”

羋夫人趁機問了一句:“玉兒也要去的嗎?”

李修看看黛玉,黛玉對他頷首示意,李修對羋夫人叉手回道:“既為盟友,當生死與共。世妹縱然是個女兒身,也隻好委屈些,陪著在敦煌吃沙子吧。”

羋夫人噗嗤笑了:“好一個生死與共,你也說的出口。作為玉兒的族嬸娘,我可要時常問她的冷暖,若是不好,你可莫怪我去敦煌要人。”

黛玉被生死與共羞紅了臉,李修尚未察覺,隻說不敢,必能照顧好林家女兒。

林深頗有深意的和範琴對視一眼,去問黛玉:“書院可有名字?”

黛玉福身作答:“有了一個。想我和...世兄,都是失怙之人,於世間猶如草木浮萍無可依。又因姓氏都有個木字,就叫做草木書院。既有身世飄零之歎,又有憐惜貧家學子之意。不知二位大人以為然否?”

李修還是頭一次聽說這個名,瞅著黛玉要她給個解釋。

黛玉側身轉過去,不和他對視,大有生米煮成熟飯,看你怎麼辦的意味。

李修不知道的是,黛玉在賈府時,時常把自己比喻為草木,喻義自己無依無靠也有證實木石傳言的意思。

何為木石?

寶玉娶了自己就成了石頭?

那金玉呢?

娶了寶釵才是寶玉嗎?

那自己就自陳是木頭,嫌我不好,趁早滅了那心思,別拿著我來紮筏子找借口。

寶玉好不好,不過是我的表哥罷了。我個草木之人,雖是命薄,卻也不攀附。五行犯克,金克木,我還想多活些日子,離著遠些比較好。

李修不知道這典故,對草木無感,使勁的瞅著黛玉,不是說好了三木書院嗎,怎麼就成了草木?

黛玉就是不理,三木成森,木多貌為森。你想要多少木多少林?就是草木,一草一木,依附而生,沒有花花草草的羈絆,不懂就去想一輩子。

羋夫人看著好笑,分明是他倆都沒定好口徑,黛玉搶先說了。就看李修是怎麼應對吧。

還能如何呢!李修隻好順著黛玉的意思說了下去:“這個,這個,草木...也有雷驚天地龍蛇螫,雨足郊原草木柔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