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集 薛家有女已長成(2 / 3)

滿屋子一靜,都扭頭去看她。

黛玉喊進來抱琴:“這位是抱琴姐姐,她現在跟在三郎身邊。來寶琴,以後抱琴姐姐就是你的貼身管家,你們雙琴湊成一家。我也和姐妹們說一聲,中秋月圓時,寶琴妹妹過門,是我李家的良妾,執掌李家內府。好了,你們可以準備送份子了。”

眾女哼了一聲,還不是想給我們立規矩,寶琴執掌內府,你林黛玉執掌宗房,我們進門都要收你們倆的轄製,這點心思我們豈有不明白的。

想說什麼,卻找不到了李修,那家夥趁著她們愣神的工夫,已經溜了出去。

妙玉找張椅子坐下,問著黛玉:“我家的事誰管?”

寶琴正和抱琴甜甜蜜蜜的認姐妹,聽了這話目視抱琴,沒有比她更合適出麵的了,說好了內府歸她管,這些沒過門的想要做些什麼事,都要先經過她。

抱琴衝寶琴笑笑,溫溫柔柔的幫著她說了話:“這位是穆家的小姐吧,抱琴有禮了。您是要義忠親王的血脈,算下來,讓李家出麵辦這事,也無不可。但有一句話,請容我稟明。”

不虧是宮裏出來的大宮娥,有心跟著李修做事的她,早就從黛玉這裏請教了家裏所有人的情況。

黛玉也是擔心寶琴年齡小壓不住她們這些姐姐,暗中品度了一番後,果斷把雙琴湊在一起。有抱琴幫著寶琴理事,別說薛寶釵妙玉等人,就是王熙鳳來了也討不到便宜。

聽了抱琴主動說了話,黛玉攬過寶琴來,擠在一張榻上,小聲著商量她的婚事。那些個瑣事,就由得抱琴施為。

抱琴也不負黛玉的期望,客客氣氣的把話講個明白:“這裏麵關乎著一個名號。到底認不認金陵這個小朝廷,政務院還沒有個明文。畢竟甄應嘉是簽了退位詔書的,而甄寶玉還未登基,就被李代桃僵。與情,金陵無皇;與理,永正朝時根本不認可甄家的地位。

所以,以我之見,不如哪來的回哪去。就歸置在甄家的祖墳裏,又不用破費又掩蓋了兩對父子的慘事。明告天下後,也不怕日後有什麼人興風作浪。”

妙玉仔細打量了一下抱琴,心裏奇怪,哪裏來的這麼一位對皇家事如此熟悉的女子?

抱琴是什麼意思呢?華夏新朝是以京城事變為起始點開始紀元的,金陵就是場反叛。要是認下了金陵為正朔的話,華夏新朝豈不成了叛逆嗎?

政務院那些個大人們,可是咬死了穆家自送江山的,華夏是以正取逆順勢而為。寫進史書裏多好看。

另外就是,甄家那對父子實在是廢,歸進穆家皇親裏,不夠丟人的。還是以甄家的麵目葬了吧,又省了錢也絕了以後有什麼人以甄寶玉的身份出來造反。

畢竟是她放走的賈寶玉,她不得不留一手,早點宣布甄寶玉的已死,對誰都好。

妙玉對黛玉說道:“此女子頗有法度,我恭喜你了。我本不想多管,可又一想人死道消,我又何必耿耿於懷呢。那就把這意思告訴政務院,我穆家的事,我自己辦就是。鐵網山有現成的陵寢,我遣人送那父子三人回去就是。”

抱琴心中一動,聽這話的意思,永正帝後的事,李修應該是給收了尾,自己也就去掉了這份心事。

黛玉笑著對妙玉合掌:“也恭喜妙玉真人解脫家國仇恨,得自在清淨。寶琴,開內庫,給穆家送份奠儀。還有...我外祖母的那份一並送上,等著二舅舅趕回來,讓他葬進賈家祖墳吧。”

三春一陣唏噓,賈母到底是沒抗住一夜之間的驟變,撒手去了。

寶琴應聲起身,帶著抱琴去林府內庫取銀子。

“抱琴姐姐,我要給多少合適?”

抱琴就笑:“不可多,要把賈家那份也算上,勻了才好。”

這也是考驗考驗薛寶琴的為人處事,以後向這種迎來送往紅白事,都是薛寶琴要管的。林黛玉是肩挑兩宗的主母,能偷懶就偷懶。

薛寶琴不再多問了,一路慢慢走著,一路慢慢思量著說道:“賈母是玉姐姐的外祖母,這一支還有三春姐妹和兩個舅舅,太過吝了不好。偏我家三哥哥不喜歡她,也不能太奢靡了,惹他不高興。不如就定個五千兩吧,以現在的行情來看,五千兩足足的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