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什麼,他第一個想找的總是哪吒。
雲樓宮中,蓮花池畔,微皺的湖麵稀稀拉拉『插』著幾枝殘荷,它們或相依而立,或蜷曲水麵,在夕陽的餘暉中凝固成落寞的剪影。
哪吒的離去,使得萬年長青的荷塘黯然失『色』,風不再吹,魚不再遊,仿佛一切都凝固了。
哪吒是在故意躲他,還是……
他用力搖了搖頭,不令自己再想下去。
離開雲樓宮時,他點燃了留在案邊的線香。倘若用盡一切方法都無法與哪吒取得聯係,他也隻能把希望寄托在祈禱上了。
他駕雲漂洋過海,一日內遊遍三山五嶽,竟求不來一張醫樹的方子!眼看三日之期將近,萬般無奈下,他來到斜月三星洞,映入眼簾的卻是殘樓破宇,滿目蒼涼。
他木然站著,一顆心慢慢沉到穀底。
他邁著沉重的步子走上瑤台,拂去龕上蛛網,吹去案上積灰,恭恭敬敬拜了三拜,再起身時,已是淚水盈眶。
就在他束手無策之際,屋外突然傳來一個飄渺威嚴的聲音:“悟空,你可知錯了?”
他一個機靈跳將起來,衝出屋外,向天大叫:“師父!弟子知錯了!求師父教我一個醫樹的方子!”
“茫茫南海,自有醫樹仙方,去吧,去吧……”
他喜出望外,又向天拜了一拜,扭身往南海普陀山飛去。
紫竹林外的淺灘上,他見到了哪吒的哥哥,惠岸行者木吒。
大鬧天宮時,他曾與木吒交過手,也算是不打不相識了。他一直都很好奇,身為太乙玄門的李氏三兄弟,為何會有兩個改投釋門,而他們的父親托塔天王,托的居然是七層玲瓏佛塔。
難道當一個逍遙散仙不比吃齋念佛更好些?
得知他的來意,木吒笑道:“一千六百年前,正值商周之爭,十天君擺下十絕陣,差點令西岐化為荒蕪,正是菩薩以瓶中甘『露』,令西岐重現生機。這甘『露』乃是諸天攪動『乳』海所生,擅治仙樹靈苗,凡五行屬木者,即便灼得焦幹,也能起死回生。”
孫悟空忍不住『插』嘴道:“你莫要哄我!這事我聽哪吒說過,令草木回春的他師叔慈航道人!”當他還是齊天大聖時,哪吒就給他講過封神故事,並且是模仿大橋底下說書先生的方式講的,為此,他到雲樓宮蹭了足足大半個月的飯,才把這個故事聽完。
“難道哪吒沒告訴你,菩薩就是慈航道人?你若早去問哪吒,就不會浪費這些時日了。”
提起哪吒,孫悟空不禁冷笑:“老孫最後一次見他是在五百年前,三十三重天上,當時他正用混天綾攪動蒼穹,似乎要把什麼東西攪出來,隻不過老孫鬧的動靜比他大,諸天星君一副心思全在老孫身上,沒有察覺罷了。他讓我替他掩護,還說事後會給我一個交代,哼哼……他燒死我花果山一眾兒孫,躲著我都來不及,哪裏還敢出來見我?”
見他仍舊對花果山一事耿耿於懷,木吒不覺歎了口氣,問道:“大聖有多久沒回花果山了?”
孫悟空心頭一震。五百年了,他離家已經五百年。脫身後,他遲遲不肯回去,一是要保唐僧西天取經,二是不願再回憶當年的慘狀。他的花果山,他的猴子猴孫們,早就在五百年前的一場大火中,化作飛灰,隨風消散了。
一時間百感交集,憤憤道:“那和尚搶手得很,稍不留神就會被妖怪擄走,我為保他周全,根本抽不開身,哪還有空閑回家?況且山都燒沒了,還回去做什麼?”
“哪吒的『性』子我最清楚,他如今遲遲未歸,絕不是躲著你這麼簡單。我會設法與他聯係,在此之前,大聖若有機會,不妨回花果山看看,或許能找到你要的答案。”
五莊觀內,菩薩用楊柳枝蘸出瓶中甘『露』,在孫悟空手心裏畫了一道起死回生符。
他捏著拳頭蹲在樹下,默默看那泉水從指縫間湧出。
本已枯萎的人參果樹顫巍巍立了起來,再次抽芽吐蕊,重現生機。
他抬起頭,用手遮擋樹梢間漏下的陽光。在他手中,用法力封存著一泓清泉,沁人的清涼透過掌心,傳遍全身。
他眯著眼睛,思緒隨著白雲飛向遠方。
花果山,那個闊別已久的故土,在呼喚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