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衛寧重生(1 / 2)

公元177年6月,東漢熹平六年。河東郡治所安邑衛氏府邸。一個年約八九歲的男孩,頭梳發髻,身穿一身青色綢緞襦衣,短衣長褲,不著外袍。雙手托腮,坐在床邊,雙眼無神。“我居然穿越了”,衛寧看著自己的小胳膊小腿有點愣神。

雖然前世為人孤僻,從小沒什麼愛好,就是愛看書,長大了就在縣城裏的圖書管當了個管理員。幾乎沒什麼朋友,父母在滿月的時候也因為車禍過世了,是爺爺一手帶大的。可是哪怕生活枯燥單調,但是也沒想過要來一次說走就走還回不了頭的穿越旅行啊。幸虧爺爺三年前就已經不在了,不然白發人送黑發人老頭子不得難過死。都怪那該死的夜路,還有那喝醉酒的貨車司機,現在想回也回不去了。摸了摸胸前掛著的夔龍紋玉環,通體呈白色,晶瑩透亮,隱約有一道血絲。衛寧低頭看了看,沒想明白這東西是怎麼過來的。夔龍紋玉環是爺爺留下的為數不多的東西。一個玉環,一本晉版葛洪注寫的《道經》,一本《抱撲子》,一本《金匱藥方》,就是爺爺留下的所有東西了,全都是帛寫的手抄本。

古籍是最為精貴的,爺爺每次曬書是都要用絲織的手套一頁一頁慢慢翻看,保養極其繁瑣,不能見風,不能見沙,畏寒畏熱,怕曬懼潮。需要以樟木保存,芸香頁鋪底防潮防蟲。自父親母親去世後,爺爺就分外節儉,一分一厘都要掰成兩半花,家裏最貴重的物品就是樟木做的書架。說是省下錢來給我娶媳婦用,不過他老人家怕是看不到了。三本古籍和玉環都是爺爺的師傅一個老道士留下的,老道士沒有傳人,就把一身醫術和這幾樣東西給了爺爺,說當是給他們這一派留下傳承了。

回憶到這衛寧才想起來看看現在這具身體的來曆,在腦海中翻看了一下,幸虧魂穿的是一個小孩,腦海裏的東西不是太多,就是零零碎碎的,還是3歲以後的記憶居多。想來也很正常,畢竟小孩兩三歲才開始記事。這小家夥也叫衛寧,今年按這時說是八歲,其實就隻有七歲。家中有一個兄長名為衛覬。比衛寧大十五歲,前年剛行了冠禮,表字伯覦。衛氏住在河東安邑,家裏頗為富庶,吃穿用度均為上等。看來以後不用為錢發愁了,衛寧想到這裏,總算有一件舒心的事情了。畢竟紈絝子弟的生活可是很多人都向往的,尤其是對衛寧這種性格懶散,一輩子都沒機會成為富一代的人來說。

就在衛寧想入非非的時候,精舍的房門突然被緩緩推開,一個身穿綠色襦裳,梳著瑤台髻,麵容清秀,十五六歲的小娘走了進來。臉蛋微圓,相貌甚甜,一雙大大的眼睛漆黑光亮,端著一盆清水,和衛寧大眼瞪小眼對視了良久。小丫鬟忽然“啊——!”的一聲大叫,把銅盆咚的一聲扔在了地上,然後一陣風似的跑了出去。“小公子醒了”,隨著一身尖叫,整個衛府陡然間一陣雞飛狗跳,喧嘩之聲不絕於耳。

衛寧看著眼前出現的一大幫人,有點納悶,我做了什麼了?還是站在衛寧麵前的中年婦人開口問道:“寧兒,你現在感覺如何?”衛寧通過記憶知道,這位透著一身貴氣的夫人就是自己現在的娘親。看著她透著一臉緊張的神情和腦海裏親切的記憶,不由自主的喊了一聲“阿母。”

“法真先生,能否現在就替小犬聽脈?”站在一旁的中年文士對坐在一旁發須全白,一臉慈祥的老人說道。“衛世侄且寬心,令郎雖麵色蒼白,然氣息均勻,目光定而有神,非有疾之相。”老人說話間把手搭在了衛寧的手腕上。“這老人倒是有些本事,看著老邁,這動作可不慢。”衛寧看著還沒反應過來就被老人抓著的手腕想道。

法真老人不一會把衛寧的兩隻手都號完了脈,閉眼沉思了一會,說道:“從脈象看,令郎先天不足,心力頗弱,但無性命之危啊,何以前些時日會昏迷不醒呢?”

衛寧這才知道前些時日他這個身體的原來的主人是昏迷之後直接離世了,不是睡著了。估計是昏迷之後心髒突然出了問題,猝死也是正常的,所以這才有他這次的靈魂穿越附身。難怪他也沒有自己死過一回得記憶,可是現在身體居然好了,難道是穿越附送的福利?想了許久,衛寧決定放棄這個問題,先聽聽老人接下來要說些什麼。

“不知令郎何時開始發病,是時是何人為其診脈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