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雙生花(1 / 3)

長安城在經曆了半個月的陰雨之後,終於迎來了久違的日光。日光照入田埂,農夫歡暢;照上大街,商戶繁忙;照進皇城,笙歌歡唱。同時這日光也爬上了宮殿內一個女嬰的臉龐,原本熟睡的女嬰不自覺的撇了撇嘴,無意識地將手伸向了身側另一隻小手旁,而小手的主人並未察覺,仍舊沉睡著。

惠帝八年,帝昭天下:愉妃寧氏入宮五載,性行溫良,克嫻內責,於七月二十二誕下三公主昌樂,擢升寧氏為貴妃,減免賦稅,大赦天下。

是日,舉國歡慶,無論庶民還是門閥貴族,都在以自有的方式慶祝,也為這位給百姓帶來減免賦稅、大赦天下的公主致以最美好的祝福。

同樣,在城內興旺坊一向門庭若市的興旺茶樓裏,也熱鬧非凡。

同往日一樣的座無虛席,同往日一樣的茶水點心,不同的是今晚說書先生並沒有繼續講江湖俠士的故事,而是興趣盎然的說起了這位剛滿一月的小公主和她那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母親。

“自從寧氏入宮,打破了眾嬪妃百花齊放的局麵,傳聞除了皇後的長安殿,最得陛下眷顧的便是寧氏的雲霞殿了。本以為會恃寵而驕的愉妃卻依舊保持著剛入宮時的那份謙卑,不僅對皇後畢恭畢敬,連位份不如自己的妃嬪也和和氣氣地對待。”

“獨得聖心的愉妃終於在去年懷上了龍裔,當時宮中子嗣稀薄,皇後生有太子以及早夭的大公主,德妃胡氏育有二皇子,王昭儀膝下僅有二公主,所以無論愉妃這一胎是皇子還是公主,都隻會讓愉妃的地位更加穩固。”

坐於台子上的老者抿了口茶水,接著說道:“果然,愉妃誕下三公主之後,不僅被封為貴妃,連我等平頭百姓也得到恩惠,可見這對母女在陛下心中的份量了!然而,這般恩寵也引起了其他妃嬪的不滿!嘖嘖……”老者又拿起了桌上的杯子。

“皇宮戒備森嚴,尋常人等不能靠近,隔著如此厚的宮牆,先生怎知後宮嬪妃的情緒呢?”茶樓角落裏一個戴著帷帽的青衣女子問道。

此話一出,自然引起全場關注,聽客們一副看好戲的表情等著看說書先生如何應對。

這位年過六旬的老者,兩鬢雖已斑白,但每一縷發絲都梳得整整齊齊,他聽到女子的發問,那雙看盡了世間滄桑的眼睛忽然一睜,接著挺直了身軀,嗬嗬一笑道:“不管是宮牆還是銅牆鐵壁,這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

沒有看到先生的窘迫,群眾微微失望,但也認可了說書先生給的答案不再多言。而角落裏的青衣女子,竟也安靜了下來並未繼續發問。接下來先生又講了一些愉妃與其他妃嬪家族的事情,無非也就是名門望族在官場乃至後宮的爭鬥。聽客來這裏也就是聽個新鮮熱鬧,不管是民間、官場還是江湖,隻要有新鮮事發生,隻要你想知道更詳細的內幕,來興旺坊這座最熱鬧的這座茶樓,總有讓你滿意的故事。

等說書先生把由昌樂公主講起的這場後宮爭鬥的故事講完,已到亥時,居住在其他坊的聽客也三五成群地退場,好趁著宵禁之前趕回家去。對於花甲之年的說書先生來說,此時隻想回內院看看自己養的貓,早點梳洗休息了,接下來的絲竹管弦之樂,都和自己無關了。

先生起身的同時便有管事引著懷抱琵琶的少女入場,而茶樓內數位跑堂正熟練地穿梭在各個桌旁給客人添水上點心。已當了半年學徒的小伍早已練就了快速在桌與桌之間穿梭的技藝,此時到了青衣女子所在的桌案前,卻發現客人已不知何時離去,隻留下桌上的一枚碎銀子。小伍撓了撓頭,心想等下一定要告誡兄弟們眼睛放亮一點,這要是有人不結賬溜了,等到醜時清算的時候,管事是一定不會給好果子吃的。

脫離了前廳的熱鬧,說書先生正悠然地踏入了寂靜的後院,隔著院子,前麵的樂聲人聲就聽不真切了,像有一個無形的鍾罩將前廳和後院隔絕開來,顯得前麵的熱鬧似不真實的存在。先生哼著小曲晃到了自己居住的屋前,很快從樹上,窗台,花盆間竄出數條敏捷的黑影,黑影撲到先生腳下便立刻溫順的趴下,隻等先生蹲下伸出手來,才舔著先生的手發出討好的“喵”聲。

“好了好了,一會就開飯啊,乖。”先生一邊撫摸著幾隻黑貓,一遍囑咐下人去拿拌好的貓食。

須臾,下人已把貓食分到地上的幾個小盤子裏,而先生坐在廊下悠閑地哼著小曲,心滿意足地看著貓兒們小口小口的咀嚼著自己盤裏的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