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洛陽之稱的泯城最多的是什麼?
街上土生土長的泯城老百姓,隨便抓一個出來問,都會得到一個相同的答案“居士”,雖然,泯城並無洛陽那般,昭提櫛比,寶塔駢羅,可也是篤信彌繁,法教俞盛之地。
好比泯城的蕭大善人家,老太君伍氏,致事之年仍親自到長秋寺聽高僧弘法,每到諸佛聖誕、無遮會、浴佛節,蕭老太君除了持齋念佛還會布施僧凡。
今日正逢文殊菩薩聖誕,也是老太君七十大壽。今兒一大早,長秋寺前就陸陸續續來了大批百姓,連路過的客商都延緩日程留此地等候,絡繹不絕的信眾幾乎將長秋寺團團圍住。
“這是,蕭家………要布施?”
“是蕭老太君請主持師父給老百姓講經說法。”客商後麵有位好心的老居士答道,她虔誠的朝著長秋寺的金鼎佛塔合十雙手恭敬禮拜。
寺院朱紅的山門緩緩打開,人群由寺中沙彌引路紛紛走進長秋寺。
長秋寺主持法師乃得道高僧,能聽他講經說法,便是一種福氣,得佛法加持離苦得樂消災解難,如病遇良藥,如饑得美食,化解六道輪回之苦痛。
“聽了法會,能度亡魂麼。”一名少年低聲問道,聲音不大,足夠被方才的好心老居士聽到。
老居士轉過頭,疑惑的看著這名說話的少年,少年十分黑瘦,粗布衣裳打滿補丁,約莫有十二三歲的樣子,她是泯城人又是居士,對當地人多少有些熟悉,這個少年麵生得很,口音也是外地的。
“你是外來的吧,今天是文殊菩薩聖誕,說不吉利的話恐怕要挨打的。”老居士好心提醒。
“有什麼不同,不都是普度眾生?”少年麵露不虞。這孩子生得五官周正,渾身上下頗為潔淨,沒有那些乞丐流兒的痞流之氣。
“你這孩子就不懂了吧,蕭老太君請來主持法師給大家講經說法,講的是《文殊師利發願經》不是《地藏菩薩本願經》,這發願經能罪障消滅,獲無盡辯才,所求世間、出世間事,悉得成就,離諸苦惱,五無間等一切罪障…………”
“那就是不能超度亡魂的意思。”少年不通佛理,但聽懂了老居士的話,黝黑的小臉滿是失望。
“多謝老居士,告辭了。”
看他轉身要走,老居士哎了一聲,示意他留下,瞧這樣子,必是家中有人亡故,這孩子目光清正,待人尚算有禮,問能否超度亡魂,應該是個孝順之人。
“你先別走,哎呀,我跟你說這蕭老太君今日不但弘法,還有錢糧布施積德,一心向佛的人都好心有好報的,蕭家三代到如今人人安康事事順利,這蕭家三少爺那是少聰察岐嶷,七八歲時候智意有若成人呢,這都是老太君虔誠念佛得來的功德惠及子孫後代。”
“你聽了這法會,也能回向給家人,也不枉你這一場機緣是不。”少年眉間輕蹙,一臉疑惑的看向這位好心的老居士。
“就是,你做功德報給家裏人的意思。”本還想繼續循循善誘答疑解惑,但看到寺院側門走出一對清麗的青男少女後,便停住了話頭,拉著少年向那二人快步走去。
並肩走的男女大概十五六歲上下,走在左側的青年一身碧衫,旁邊的少女婉約靈動,仿佛就是觀音菩薩身邊的金童玉女現世。
老居士牽著人避開信眾往前擠,她緊緊抓著少年步履矯健,她想幫這個黝黑的少年,相遇即是有緣,或許這就是佛祖給她的善緣。
圍在寺外的信眾拚命的往門內擠,後麵的人被早就占好位置搶了先,泯城的百姓都想沐浴佛恩,都對漫天神佛有所求,會抓住一切機會讓自己的夙願上達天聽,思及此,大家都你推我擠毫不相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