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三年,己巳,六月初三。
是日,無風,天光破雲。
唐雲華停住腳步,抹了把額間的汗珠,將滑到肩膀外側的包袱背帶往上一抻,目光投向前方。
層層石階上方佇立著一座高大寺廟,兩隻石獅立於廟前,神態雄武威嚴。唐雲華的目光從朱紅銅門緩緩上移,落在寬匾上,口唇微動,讀道:
“寺——泉——清。”
……好像有哪裏不太對。唐雲華低頭看看木牌,讀反了。
來到這個世界也有好幾年了,她卻還是不太習慣這裏的閱讀方式。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農夫的妹妹可沒那麼多的機會去讀書寫字,最多也就是曉得些粗布糙糧的市價罷了。
其實哥哥當初也想請個先生來教她讀書認字的,他曾經信誓旦旦地向她保證,等到秋天糧食賣了錢,就請來村東頭的老秀才來教她識字,還要給她打點兒首飾當嫁妝。
可惜麥苗尚未抽穗,哥哥卻已經不在了,如今的唐家隻剩下她一個人,或者,很快就會連一個也不剩。
石階並不高,沒走幾步就到了頂。廟前有個和尚正在打掃,見她過來便止住動作。唐雲華拱手作禮,詢問道:“請問此處可是清泉寺?”
“正是。”和尚下巴微抬,“施主有事?”
唐雲華繼續道:“在下唐雲華,江州人士。聽聞在貴寺可以報名做取經人,是故前來此地。不知報名地點位於何處,可有什麼要求?”
和尚聞言動作一頓,直起身來,從上至下打量了唐雲華一番。隻見來者身材瘦小單薄,身上也隻穿著粗布衣衫,還打了好幾塊大補丁,不由得微微皺眉:“施主有向善為民之心固然好,隻是這取經大業路途艱難,以施主的狀況恐怕……”
唐雲華默默地從衣袖裏拿出一隻裝滿銅板的布袋,晃了晃。
和尚:“……不過當然,隻要你加入本寺的取經培訓班,必保你一條通天大道!”
……………………
…………
清泉寺不是什麼大寺廟,多年來香火一直不算旺盛,一度趨於破敗。不過正所謂君子善假於物,鑒於近些年大唐境內妖物頻頻出世,道觀寺院逐漸興盛起來,清泉寺也抓住了這個機會,一舉翻身,經營得風生水起。短短數年,便從一間破舊的小房發展到現在庭院樓閣俱全,端得能幹。
其占地不大卻五髒俱全,又因毗鄰長安,地理位置優越,是以除了祈福念經、燒香許願、超度亡魂、賣賣黃紙香燭等正常業務外,最近又與金山寺、焦山寺、化生寺等大型寺廟合作開辟了“取經人培訓班”的連鎖業務。
所謂“取經人”,是近些年的新興職業,與“驅魔士”、“除妖師”、“逐鬼者”並稱為四大奇士。不過與靠實力說話的後三者不同,取經人的資格是要靠官府審核的,不僅有筆試麵試,還要看八字。並且最後要由聖上親自挑選,一旦被選中,立時會賞賜為數不少的銀錢,並得到今上親筆題字的通關度牒一份。除此之外,還有長隨數人,白馬一匹,算得上是很豐盛的賞賜了。
這些還僅僅是提前支付的報酬。若是能成功歸來,還能得到數倍的金銀財寶和土產田地,以及可以讓隔了好幾房的遠親都能借勢欺淩鄉裏的高官豪爵,而這一切的代價,僅僅是需要去送一送性命……不,是去取一取真經就足夠了。
恩,的確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而且性命這東西比起財富和權勢也的確是非常的微不足道。
所以即使是在數年來從沒有半位取經人歸來的情況下,取經人培訓班的報名處依舊人山人海。
“聽說前幾年的取經人可都是隻在僧人中篩選的,而且還要挑選那有道高僧,需得是什麼德……高望重的家夥。天底下這樣的人能有幾個啊?”
“你別說,還真有,就是三年前的那個山川壇壇主陳玄奘。據說長得俊,單看外表就跟羅漢下凡似的,還會講佛經,自己一個人就辯倒了九百九十九個和尚。而且最難得的是打出娘胎裏就開始吃素,活了這麼多年也沒沾過葷腥,女色更是嚐都沒嚐過咧!”
“那樣的家夥,給了金銀財寶也不懂得怎麼花吧?即使能取了經回來又有什麼用?”
“人家說取經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普天下黎民百姓的幸福安樂呢。”
“哈?幸福安樂?!”
“噫呀呀呀呀,人家可是為了百姓呢!而且是為了全天下的百姓!好崇高的理想啊,哥哥我佩服!”
滿屋子雜亂的人群中,不時爆出一陣哄笑聲,唐雲華站在隊伍末尾,默默地看著他們笑。
哥哥,你可知道?你心心念念想要實現的夢想,正在這裏被人踩在腳下,肆意踐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