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這句寫的正是馭劍山的風貌。
青衣少年走過林間小路,看著翠綠的竹林,嘴角不由得揚起了一絲微笑,他已經好久沒有欣賞過自己家中的美景了。
一滴雨水落到了少年的臉上,頓時打斷了少年的思緒,他抬頭看了看天空,發現傍晚的天空突然一下子便烏雲密布了。
剛剛還零零散散地雨水,這會已經變成了狂風暴雨,傾盆而來。
少年等這一刻已經等了好久,他無視著風雨,朝著山頂飛奔。
可夏天的雨來得快,也走得快,當少年爬到山頂,雨已經漸漸變小,天空的烏雲也慢慢地散開,露出了最後一絲晚霞的餘暉。
不過少年並沒有離去,他抽長劍,直指著馭劍山山頂上空僅剩下的一塊烏雲。
這段時間裏,少年同樣的事情已經做了十幾次了,每當要下雨,少年就會持劍立與山頂,他有預感今天一定會成功。
果然就在烏雲完全消散的最後一刻,一道粗大的雷光,如同奔騰的巨龍從烏雲中冒出了腦袋,一頭撞上了少年手中的長劍。
巨大的力道頓時將長劍劈得支離破碎,少年根本就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就被巨力砸倒在地。
狂暴的力量衝擊著少年的四肢百骸,少年甚至能聽到自己身體發出劈裏啪啦地響聲,可他根本沒有時間思考,本能的湧內力運轉起蘊劍訣,將落在自己身上的力道,不停的往纏在腰間的軟劍中輸送。
可人力又怎麼可能與大自然的力量相互抗衡,少年的丹田和經脈根本受不起這麼大的力道,開始寸寸崩斷。
但哪怕這樣少年也沒有放棄,他的腦海中回想起三個月之前自己所受到的種種屈辱,或許隻是少年自己覺得受到了屈辱。
三個月以前,少年還是自信滿滿,因為他是馭劍門的大師兄,是馭劍門最天才的弟子,他五歲開始習劍,十三歲就修煉出內力,開始學習蘊劍訣,十五歲習得馭劍門鎮派絕學瞬閃,十六歲便能夠用左手劍使出瞬閃。
可這一切都隻是為了他的失敗而做出了鋪墊,他第一次下山便鬥誌滿滿地區挑戰武當大弟子衛清穀,可使出全力,卻都無法逼得對方出鞘相迎,而對方僅僅隻出了一劍,便讓少年首嚐敗果。
如果僅僅這一次還不打緊,後來離了武當,又遇少林和尚悟心,奈何一連七十二劍卻無法逼得對方挪動一步。
至此少年就如同有了魔怔一般,沒日沒夜的練武,甚至專門以磁石打造出剛剛手中的那柄長劍,想要引雷入體,借用外力領悟劍意,再與衛清穀,悟心一決高下。
少年緊咬著壓根,可依舊有止不住的鮮血從嘴裏湧出,這些鮮血剛到嘴邊又因為雷電巨大的熱量瞬間被烘幹,如果此時如果有人在一旁便會發現少年的模樣就如同一個人形的木炭。
與此同時,一個二十一世紀的武俠愛好者林天佑也被雷劈了。在無數的機緣巧合之下,也不知道是幾億分之幾的概率,他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