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原點(一)(1 / 2)

卡其山脈與東流海相臨,據說卡其山脈形成了這片地域的大陸架,一直延伸到東流海底數百裏。但對於座落在卡其山脈南麓的白露村來講所謂的“相臨”足有近千裏。因為低緩的海岸線溫暖的洋流也未曾遺忘這裏,住在這裏的村民時常會感受到帶著海洋氣息的暖風,還有濃濃的魚腥味。實際上空氣中帶來的海洋氣味淡的幾乎可以忽略,可是對於從來沒有吃過海鮮的白露村人來講已經很濃鬱了。何況他們是經常餓著肚子聞這氣味的。

東流海洋流暖風對這裏的影響其實並不深刻,因為這裏的四季還是非常分明,有春天的溫暖,夏天的炙熱,秋天的蕭肅,冬日的寒冷。每到春天,充沛的雨水總會讓卡其山脈綠草如茵,山花也開始寵寵欲動,廣袤的森林也煥發出勃勃生機,一改冬日的沉穆,披上清新的嫩綠。此時若是站在山頂,落眼之處都會是一幅絕美的風景。

與相鄰的幾個村比起來白露村並不大,隻有百多戶人家。全村除了嫁進來的婦女以外幾乎全姓劉,隻有一戶比較特別。朱老頭是外來戶,來到白露村說起來也有十年時光了。大家都知道他來自遙遠的弱水,聽說那是一個和白露村差不多的地方,隻因兵禍連綿不得不逃到這裏。白露村向來不收留外人,因為他們整個村就是一個純粹的家族,外姓人會擾亂他們家族的生活。

可是在召開家族會時白露村族長透露出來一個隱晦的信息,這些家族代表,族長的晚輩們立時洞察了族長的心意,幾乎是以默許的形式表決同意朱老頭留下來。族長說服大家的藉口是他那個還在蹣跚學步的孫子。幼小的生命難以承受顛沛流離的生活,而留下他們卻能種下善果。大家心知肚明,朱老頭嫻熟的狩獵技能和對農耕的廣泛知識才是讓他留下來的主要原因。

雖然同意朱老頭留下來,但他不得不在村東頭修房起舍,與劉姓人家隔了百多米。房屋是劉姓人家幫忙建起來的,簡陋的房院和朱老頭略顯單薄的身體一樣,顯得孤獨而落寞。

自從朱老頭來到白露村以後白露村發生了很多變化,而在他們淳樸的生活中這些都顯得微不足道,就像村口那條小溪,潮漲潮落誰會記得那麼清楚?而劉姓人家狩獵隊伍顯然增加了一個強大助力,不知何時他們已經能夠時而捕捉到大型獵物了,像麋鹿這樣的大型野獸需要跨越兩個山穀,深入山腹之中才能見到,而山腹之地多獅虎等猛獸,這些年他們隻是在外圍打些山雞野兔之屬來解饑荒。有了大型野獸食物自然也變得充實了很多,悄然間他們的肚子也再時不時的咕咕叫了。

而更為明顯的是白露村民在山麓上開墾出來的土地終於也有了收成,原因是那些土地一年四季都可以用水來灌溉,再不用靠天吃飯了。談起這事村民們自然會提起朱老頭,若不是朱老頭弄出一個巨大而奇形怪狀形如圓盤的東西來,小溪中的水是怎麼也引不到山坡上的耕地的。足不出戶的白露村人終於知道外麵的世界很大,還有很多東西他們是不知道的,所有有很多年輕人都想出去轉轉,看看外麵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模樣,可是嚴厲的族規卻讓他們望而卻步。

而這裏唯一知道外麵世界的隻有一個人,那就是朱老頭了。朱老頭總是帶著憨憨的笑,看上去就像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莊稼漢,而少了幾分獵人的粗獷。他總會將頭發梳攏的緊致光滑,發髻用隨處可見的紅檀木做成的木簪插起來,看上去又有幾分書香人家的感覺。他線條分明的臉龐就像是卡其山上的青石,沉澱著歲月的滄桑,通透的眼神隱約透發出絲許精明。朱老頭因為是外姓,所以不用按照輩分以叔伯相稱,村裏年歲大的都叫他老朱頭,而年輕人都隨意的稱他為朱老爹或者索性省去後麵那個“爹”字直接叫朱老了。朱老頭也不介意,不論怎麼叫總會看到他人蓄無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