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市井生活(1 / 2)

這個世界類似於古代中國的宋、明時期,四海承平,百姓安居樂業。

現在是立夏第二天,北地依舊寒冷,南方的天海郡已經走進驕陽似火的夏日。此郡濱海,長期與異國保持通商往來,郡城之名曰博安,其繁華程度堪與帝京媲美。

許嘉眉一家五口原本住在距離郡城不遠的鄉下,因耕田種地辛苦,不久前搬到位於博安城南城區的榕樹坊,開了一間賣糕餅點心等吃食的店鋪。

臨近中午,客人寥寥無幾,啪啪啪撥算盤的聲音尤其清脆。

今年八歲的許嘉眉坐在櫃台後麵核查賬目,一張稚氣可愛的臉專注認真,穩重沉靜。她身量略高,不胖不瘦,皮膚白裏透紅,容貌俊俏,衣著打扮樸素,其氣質從容自若,與天真單純的同齡人截然不同。

“眉眉不笑的樣子挺能嚇唬人的。”大姐搬了一張凳子近距離旁觀許嘉眉算賬。

“是嗎?”許嘉眉頭也不抬,苦惱道,“今天有個客人,看我板著臉,還要打賞我銀豆子,好趁機摸我的腦袋。”

大姐哈哈笑,順手在妹妹的腦袋上揉了兩把,打趣道:“你是拒了還是應了?一顆銀豆子的打賞那麼多,你準是咱三姐妹裏頭私房錢最多的,下次買東西吃得叫你付賬才是。”

相較年幼的妹妹,大姐芳齡十五歲,身姿纖細窈窕,長相美麗,是整條街上最受男孩子們追捧的女孩。

許嘉眉自小被大姐摸頭已經摸到麻木了,麵無表情地抬頭,兩隻烏黑的眼珠倒映著大姐的模樣,投來冷冷的、隱含警告的注視。

“不準摸我的頭。”她說。

大姐又被她逗笑了,旁邊的母親也笑。

許嘉眉看著她們笑得開心,眉毛往下一彎,唇角上揚,也跟著咯咯笑起來,剛才那種冷淡的感覺蕩然無存。

她本來就是臉上笑容常在的,生得漂亮且聰明懂事,最能討大人歡心。奈何大人喜歡用摸腦袋表達喜歡的情緒,許嘉眉自己是不喜歡的,每逢有人露出伸手的苗頭,總會收起笑容,以目光逼退對方。

不過……

“被摸兩下頭,換得一顆銀豆子打賞,我幹嘛不做這便宜買賣?”許嘉眉仰起頭,理直氣壯,“我不僅應了那位客人,拿到她的打賞,還哄得她眉開眼笑,在我們家的店鋪買了更多吃食。”

“眉眉真棒!”大姐拍拍她的手,誇獎她能幹,“飯好像熟了,我進去看看。”

說完起身走進後院小廚房,不一會兒,裏麵傳出刷鍋做菜的動靜。

她們不在店鋪裏過夜,整個白天卻是在店鋪渡過,回家煮飯做菜稍麻煩,索性將廚房搬到店鋪後院,家裏的廚房不常使用。

“大姐,要幫忙嗎?”許嘉眉喊了一聲。

“你算賬,阿娘收錢,我做菜,各忙各的。”大姐回道,“阿爹,你閑,你進來幫忙燒火!”

被大閨女召喚的父親果真進去幫忙,嘴裏嘟囔著別家男人不用進廚房。

許嘉眉和母親聽得清楚,母女二人相視一笑。

兩刻鍾過去,四菜一湯擺上餐桌。

聞著空氣中彌漫不散的香味,許嘉眉合上賬本,道:“還是大姐做的飯菜香,看起來好吃,吃起來好吃。咱應該做食肆生意,憑著大姐的手藝,定能客似雲來!”

“我倒是想念秋嬸。”大姐把湯罐遞給妹妹,自己提起了裝滿飯菜的食盒,“這裏的廚房太小了,煮飯做菜時又悶又熱,全是熏人的油煙味。如果廚房不悶熱,也沒有油煙,我絕對不會介意天天下廚做菜。”

秋嬸是幫工的,兒子生病需要照顧,今天來不了。

“明天早上應該能見到秋嬸了。”許嘉眉跟著大姐走出去。

父母留在店鋪裏吃飯,姐妹倆回家吃。

二姐身體不好,在家休養。

家不遠,姐妹倆走到岔路口,遇到一個頭戴儒巾身穿長衫的年輕男人。

他提著兩包油紙和細麻繩裹起來的糕點,油紙上有“許記”字樣,正是在許嘉眉家店鋪買的吃食。

男人也看到許家姐妹,顯然是記得她們倆的,停下來朝她們笑。

大姐笑著打招呼:“你好啊。來走親戚嗎?”

年輕男人與她們同路,道:“我的丈人住在巷子裏麵,姓葉。內子不得空,孩子生了病,隻能我自己來探望了,我姓周。”

許嘉眉問:“你的孩子也生病了?生的是什麼病?”

周郎君注意她說的“也”字,停下腳步:“得的是風寒,怎麼了?”

大姐把秋嬸家孩子生病的事情說與他知,道:“可能是前幾天下雨著涼了,我今天起來,鼻子也有點堵。我煮了薑湯喝,分家裏人一碗,現在沒事了。”

家裏,二姐在堂屋做刺繡。

兩姐妹跟二姐打招呼,把食盒和湯罐放下。二姐擱了針線和未完成的刺繡作品,進廚房拿碗筷出來吃飯。

許嘉眉把手帕遞給大姐:“擦擦汗。”

大姐看了一眼許嘉眉,納悶道:“大家都是步行回來的,你怎麼不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