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間,全社會的注意力都被某個玩意兒吸引過
查爾斯·麥基去,瘋狂地追逐它,億萬人同時被一個夢幻迷住,對此緊追不舍,直到他們的注意力被一個新的、比先前那個更有幻想力的玩意兒吸引過去。
我們已經注意到市場一般走在經濟前麵,然而,正如1929 年的這場遊戲清晰地演示的,有時候晴雨表裏會有水。
一個小試驗
這裏有個小試驗,用它來說明市場有時也會飛快地與實際脫節。選擇外彙市場進行這項試驗,設想某一天歐洲的外彙交易情況。歐洲人當然不希望價格大起大落。花了整整一個上午研究過去24 小時全球金融消息,他們猜測歐洲時間下午四五點鍾時,美國人起床後會幹什麼,他們是賣出美元,還是買入美元?仔細研究所有賣出或買進的理由後,歐洲人必須決定當美國彙市開市時在美元對德國馬克上是看空還是看多。我們假設絕大多數理由支持看空,然後你也選擇做空。
午餐後,你開了一個巨大的空頭美元頭寸,這個頭寸是如此之大。以至於任何反方向的價格變化所產生的後果都將是極其嚴重的。這確保你盡心盡責。然後你就坐下來緊緊盯住計算機屏幕,觀察美元價格一秒一秒地變化(它確實每秒都在變化)。如此大的頭寸,再加上如此緊張地盯住屏幕,你將體會到這項試驗要達到的目的——非理性感覺。
當美國人在倫敦時間下午四五點鍾開始交易時,第一個隨機擾動即將出現。這時你將體會到一種非常奇怪的感覺:一旦價格開始有了第一個微小的變化,它將以奇特的方式影響你經過深思熟慮才做出的整個邏輯推理,而且這些影響將支持價格繼續朝前走下去。如果美元如同預期的那樣下跌了,你的勝利將是巨大的。你會想,“我早知道它會這樣”。一點兒也不奇怪,“任何買進美元的意見都是愚蠢的”。但是,如果美元開始上漲,突然間你腦海中所有的買進理由大大增加分量,“我真傻,它當然會漲”。此時你迫切想改變自己的頭寸,即使任何人都知道市場價格的這種小小變化無足輕重。
通過這項試驗,你發現情緒跟著價格走。如果價格上升,感覺是它應該繼續上升。如果價格下跌,感覺它也應該繼續下跌。這無論對職業人士還是新手都適用,唯一的差異是職業人士能夠保持冷靜。但是有時候一種特殊的情緒會從少數幾個人逐步蔓延到更多的人,演變成群體運動,最終導致集體歇斯底裏。上述現象以一種窘迫但非常有教育意義的方式說明了人性的弱點,曆史上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世界上第一次真正大規模的股票投機交易崩盤發生在1557 年的法國,當時哈布斯堡王朝停止支付政府前些年過量發行的國債的利息,也不再分期付款。自那以後,每個世紀都能看到主要的股票投機冒險,它們無一例外地以崩盤結束(參見附錄4)。其中最有教育意義的是1636 年荷蘭的鬱金香泡沫,1711~1720 年英國的南海公司泡沫,當然還有1929 年華爾街的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