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番外(1 / 2)

兔良:“什麼什麼什麼什麼”

正文:

仙果嶺,聽起來很隨心的一個名字, 坐落於仙靈大陸東北方向, 北鄰大陸天塹絕壁:臨天。

臨天是什麼, 有人說那是一座山, 有人是懸崖, 有人說是險峰,但最為普遍的一個說法則是,臨天是天地的盡頭,是凡人無法翻越的天地界限, 傳說, 臨天絕壁連通著天與地, 支撐著天與地, 是凡間與仙界的通道,傳說如果登頂臨天絕壁, 就能看到鄰立的仙閣, 絕世之姿的仙人, 以及觸碰長生的秘密……

關於臨天絕壁的傳說有很多, 但是卻從未有凡人能夠驗證真假, 因為去了臨天的人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不可能返回,所以傳說也終究隻能流傳於說書人之口, 隨著“啪!”的一聲清脆醒木, 敲開一段段或真或假的曆史。

“話說這仙果嶺最初並不叫仙果嶺, 而是叫仙草嶺, 傳說在三百年前,天際劃過一道七彩之光,而這光正是一顆仙草所化,仙草墜落之所就被命名為仙草嶺,後人紛紛前往山嶺尋找仙草的蹤跡,卻沒有人覓得仙草蹤影,倒是各類野果極為豐富,這仙草嶺也就漸漸成了仙果嶺,仙草尋不得,然而這仙果嶺上的故事卻一個接著一個……”

說書人的聲音渾厚而悠揚,似乎自帶某種渲染力,吸引著周圍聽眾的心神,隨著說書人抑揚頓挫的講述,在座聽眾的情緒也在故事中起起伏伏。

而故事中那充滿神秘色彩的仙果嶺也迎來了一天的黃昏。

夕陽之下,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天邊日落透過如紗晚霞染成了暖橘色,溫柔夕陽輕輕安落在山嶺之上,沒有重量,沒有聲音,隻有淡淡的餘溫。

仙果嶺山脈線和緩如波,此起彼伏仿佛動蕩海波,此時一處麵向夕陽的山坡上,一隻巴掌大小的雪白毛團正努力的用自己的小胖爪捧著一小堆圓溜溜棕色果子艱難前行,葡萄大小的果子堆成小山狀,將毛絨團子的視線遮擋的嚴嚴實實,團子搖搖晃晃完全憑借直覺向著自己的小窩走去,身後短短的毛絨尾巴也隨著團子的動作一晃一晃。

一簇一簇青草將山坡上的地表覆蓋,同時也掩蓋了小窩的入口,一眼望過去,察覺不到絲毫異樣。直到雪白色毛團在一叢青草前停了下來,幾顆圓滾滾的果子也因這輕微的動作滾落而下,幾顆滾入草叢不見蹤影,還有一顆滾落在團子的腳邊。

雪白的團子從餘光中看到了腳下的果子,於是下意識的伸著自己的小短腿去夠,結果小腳丫左探探,右探探始終沒有摸索到果子的所在,正當團子準備費力扭頭查看之際,腳邊青草從中,一顆看起來極為普通的青草卻在無風的情況下動了。

青草悄無聲息的彎了草葉尖,葉片延伸至果子的旁邊,靈活的卷住果子,然後擺動草葉,將果子放在了團子的爪子之下,結果卻不曾想團子恰好移開了自己的爪子,青草於是又卷著果子,跟隨著胖爪子的移動而移動,左晃晃,右晃晃,最終成功在沒有引起懷疑的情況下讓團子碰到了果子。

青草不動聲色的縮回了自己的葉片,恢複如初,團子心滿意足的輕輕一踢,果子便順勢滾入草叢之中,消失不見。白團子再次抬爪向前邁了兩步,不大的小身影同樣淹沒在草叢之中。

被夕陽染成暖色的小山坡一時間隻餘青草被晚風輕撫搖晃,仿佛之前出現的雪白團子不過一個幻象。

另一邊,青草從中,一個幽深的洞口完全被青草遮掩,從外界看不出任何痕跡,而毛絨團子早已熟練的鑽進了洞穴之中,洞穴口看起來不過成人拳頭大小,呈現略陡的斜向下趨勢,裏麵無光,黝黑一片,順著洞口向裏約十餘米,出現了三個岔路口,繼續向裏,可以發現岔路口越來越多,岔路之間錯綜複雜,有交彙,有相錯,有死路,小小洞穴內部結構的複雜程度讓人歎為觀止。

若無人引導進入這如同迷宮的洞穴,後果可見一般,而此時的洞窟之中,雪白的毛絨團子正熟練的穿行其中,捧著的果子早已全部放了下來,此時的果子正先白團子一步,順著斜向下的地勢,滾入地穴深處。

團子跟著一溜圓溜溜的果子,時不時伸著胖爪掐個法訣,洞穴中的岔路竟然再次發生了變化,這小小的洞穴之中,不止迷宮洞窟如此簡單,內裏乾坤的複雜程度遠超常人想象,加上法訣與陣法的輔助,恐怕除了洞穴的主人,再無人能進入其中。

有團子在後麵跟著,一溜果子暢通無阻的直接滾入了目的地,一顆接著一顆滾落而下,通過繁複的洞穴迷宮,空間豁然開朗,與之前拳頭大小的洞穴相比,這裏的空間完全可以稱得上開闊了,近百米的空間散亂點綴著發光的礦石,將整個地下空間照亮,錯綜複雜的洞穴將新鮮的空氣輸送進地下空間,因此,雖然身在數百米的地下,卻絲毫沒有悶熱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