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風起雲湧暗戰生 第二百八十七章 應變之力是王道(2 / 2)

說到判斷敵手是否高於自己多少,或是與自己實力相當,判斷的標準,李玉曾說過一個很好的巧門,那就是初探之後,招式上不用做多大的變化,關鍵是一種心法在起著作用,這種功夫就是無名訣,這是李玉對少年特遣大隊所有人員饋贈的最好的禮物,當然這功法也是有的進步快,有的進步慢,這定然不是練功時,積極和懶惰的分歧之見。

說到這無名訣,有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好處,其他先不細說,其中有一項就是能感應到對手的強弱,並且還能在未動手之前預知對方和自己相差的高低,若是伯仲之間,那麼自己也會感到強有力的壓迫之感,若是低於自己的話,那麼就沒有這種感覺,若是麵對敵手的時候,不說動手,僅自己麵對對手,進行打鬥事,展示出的無名訣功力,會感到壓倒式喘息,這樣就成了李玉說的第三種方式,那就是有多遠,那就跑多遠。

這是李玉傳授少年們的逃跑方案和應對方案,其中明確指出,若是碰到了遠遠高於自己的對手,那無論情況多麼不利於自己,首先想到的第一個對策,那就是跑,李玉的這個保命為先,在充分尊重人的上麵,其實是一種收買人心和保存自己實力的有效手段。

現在時刻打鬥環節,最讓人驚心動魄的還是阿牛和那兩人的戰鬥,可謂是血肉紛飛,暢快淋漓,李玉也是撇了一眼之後,看到雖然阿牛看上去也渾身上下受傷不下十多處,但都不是致命傷,而且這小子看上去現階段是越戰越勇,這倒是李玉想不到的。

對於阿牛,李玉也是多少了解一些的,要是小旦在的話,對上這兩人,那是有絕對的優勢,因為小旦在戰鬥靈活上、招式淩厲上、還有對敵應變上,都要比阿牛迅捷不少,要不也不會在英雄排行榜上高過阿牛二十多位。

這個都是在實戰比鬥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對敵經驗,這不僅是你的勇敢果斷和不俗實力,還有在戰鬥的過程中,考研你的智力和應變之力,這其實是實戰中的最高境界,就像武學招式中說的最高境界,那就是無招勝有招,其實不說強調那個,而是說明在戰鬥過程中的應變之力,這才是重要的。

可阿牛在應變之上,是最為欠缺的科目,這個李玉也是最為清楚,在訓練他們的時候,所有該說的都說了,不過剩下的就靠自己去領悟了,因為每個人的領悟程度不一樣,也就形成了高低之分,至於身體外部的強化練習訓練,其實大體上都是一樣的,即便是你的身體強度練習到了最高境界,還是怕刀砍尖刺,這是硬道理,是誰也改變不了的。

不過畢竟是接受了李玉極為專業的訓練,在對敵之時,懂得運用物體的壓強和受力麵等科學手段,至少在對敵的時候,一些常用的知識還是能運用到實戰中去的,這讓阿牛沾到了很大的便宜。也就是說,要是沒有李玉這近兩年的嚴格科學訓練,阿牛就是打死也到不了現在這種程度,所以當阿牛打到這個程度,不管輸贏,其實都是一件很震驚的事情。

當然在他人眼裏,這兩人定是好多勢力爭奪的對象,好像是誰要得到這兩人的話,那麼獲取光明舍利的幾率就會大大的增強,所以要是隨便一個人的話,那怎麼能跟光明舍利聯係上呢?

其實小珍和阿牛是什麼也不知道,在不知不覺之中,兩人已經被當成了別人利用的籌碼,這情況,估計李玉也沒有理清,不過眼下兩人危險程度還是有的,能戰鬥這個地步,說明兩人在戰術配合和應變之上,還是有一定水平的。

想到這的時候,李玉覺得兩人也無須多加照佛,知道他們既然把四大金輪分開,那麼下一步就是要全力一擊,戰敗四大金輪,兩人是勢在必得,李玉看在眼裏,心裏感覺很是欣慰,雖然看到那阿牛和對方那是浴血奮戰在一起,但看到自己過來之後,無論從戰鬥氣勢,還是從戰術素養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這個李玉還是能看出來的,當看到兩人沒有什麼大礙時,李玉又回到眼前的事情上來,那就是桑若凡這人該是如何?

通過剛才也蒺藜的表現,李玉知道這家夥巴不得桑若凡去死,因為當桑若凡昏倒的時候,那也蒺藜臉上還隱約透露著幸災樂禍和喜不自禁的表情,雖然也是那麼突然的一閃即變,但曾經出身國安局的情報組長,在察言觀色上也是很有一套,尤其是還學過人體學、心理學,在對人的揣摩和神態探測,頗有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