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嶄露頭角宮廷鬥 第一百零六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
第三卷 嶄露頭角宮廷鬥 第一百零六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
“人生得一知己難,尋覓知音難上難,各位可知何為知音?”掌聲過後,鍋蓋開始侃侃而談,為的就是引出下一個參賽的曲目,如果幹巴巴的直接報幕也不是不可,但那樣虞思思上台演奏時,效果就會打折扣,為了引起眾人的共鳴,使那虞思思演奏的《高山流水》更讓人癡迷,鍋蓋開始引經據典講述了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知音者,乃是心靈相同之人,這讓小的突然想起了《高山流水》傳世名曲,想起了伯牙不見了子期而傷感的誦雲,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杯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複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雲。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曆盡天涯無足語,此曲終兮不複彈,三尺瑤琴為君死!這是多麼讓人愴然而涕的感人之事,此後那伯牙於衣夾間取出解手刀,割斷琴弦,雙手舉琴,向祭石台上,用力一摔,摔得玉珍拋殘,金徽零亂。而後又道,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麵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鍋蓋一席話,頓時勾起了眾人,對知音的渴望,對伯牙的決絕而傷懷,對子期的逝去而惜憐。
“晴雨軒的虞思思典樂大人,眾所周知,都知道虞典樂是我朝所有琴師中的一個典範,她的琴藝嫻熟,彈奏的音質柔美、悠揚,令人神往,下麵就請各位與小的共同欣賞由虞典樂彈奏的伯牙之曲《高山流水》。”
鍋蓋的話音剛落,一曲悠揚的琴聲直接從幕後響起。隨著琴歌大賽的解說人鍋蓋,也就是李天方從舞台的離去,在其背後的帷幕緩緩的被拉開,台上盡現一個風華絕代、氣質典雅的柔美女子,正撫琴而彈。
此時的虞思思,已經完全脫離了妖媚之色,麵對台下的數千之眾,顯得是那麼的端莊賢淑,那麼的氣質高潔,讓人看了仿佛是月宮移駕而入凡間的嫦娥一般,讓人仰望、心動、癡醉,但卻沒有一絲的淫.糜之念,那是一種高潔的,毫無雜念的崇拜。
琴隨心動,琴音意濃,跟李玉那日到晴雨軒彈奏的竟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那日李玉到晴雨軒,聽到她所彈奏之曲,很有取悅李玉的意味,好似這琴聲是專為他一人而彈,此時,虞思思的滿腦盡是李玉的那句,不要懷著仇恨的活著,而如今仇人已死,自己十多年的心願已了,心結已開,所彈琴音毫無功利之心,加之這《高山流水》琴音的歡快節奏,時而溪水潺潺、時而激流奔放,讓聽之琴聲之人,仿佛已經飛身至那山花爛漫的山澗之中,看到了巍峨的青山之雄偉,聽到了潺潺的流水之歡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色景觀,真乃是絕景也!
琴音彈至高潮,淚如泉湧,順頰而下,帶著虞思思一身的苦怨,滿腔的悲楚,今日在這琴歌大賽的演繹中,毫無忌憚的全部釋放了出來,本想這輩子自己終生都會沉浸在仇恨中而不能自拔,可如今仇人已死,虞思思此刻感到什麼都無所謂了,人世間的一切美好對於她來說,皆都成為了虛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