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史·帝都》,卷九十三。
帝曜七年五月,鳳氏謀逆,事敗。逆首鳳衍及其二子腰斬於市,九族流徙千裏。帝以仁政,未興大獄。
……
六月,帝廢九品世襲製,設麟台相閣。破格取仕,拔擢寒門才俊,布衣卿相自此始。
……
九月,頒均田令,清丈田畝,勸課農桑,輕徭薄賦。複止兵役,不奪農時。
……
十二月,湖州廣安、廣通渠成。兩江連通,支渠縱橫,盡從天利,灌田萬畝。江東平原絕天旱雨澇之災,歲無饑饉,年有豐餘。
……
帝曜八年三月,帝詔修《天朝律》。盡削聖武所用酷峻之法,廢酷刑十三種,減大辟九十六條,減流入徙者七十條,削繁去蠢,寬仁慎刑。
……
八月,廢夷狄之別。遷中原百姓融於邊城,四域之內,一視同仁。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
帝曜九年,設琅州、文州、越州、明州、涼州等十一處商埠,四通貿易。異域來朝者數以萬千,使臣、商旅、藝者、僧人雲集於帝都……
宣聖宮,太宵湖。
輕舟悠然,波上寒煙翠。青山如屏,半世繁華影。
轉眼又是一年,春已去,秋風遠,望過了塵世風雲,看不盡萬眾蒼生,泛舟停棹,偷得浮生半日閑。
船舷之側,夜天淩閑閑倚在那裏,手中把玩著一支紫竹簫,青袍廣袖隨風飄揚,雙目半合,神情愜意。卿塵坐在他身邊,白衣如雲,鉛華不染,纖指弄弦,清音自正吟琴上流瀉,婉轉在她指尖,遊蕩在雲波之上。
隻是漫無目的地撫琴,隻為與他泛舟一遊。自從帝曜七年的那場宮變之後,卿塵因舊疾移居宣聖宮靜養,此處山水靈秀,宮苑清靜,她漸漸便很少再回大正宮,常住在此。這幾年身子時好時壞,她也早已成了習慣,一手醫術盡在自己身上曆練得精湛。命雖天定,人亦可求。
或許是因卿塵回宮的時間越來越少,夜天淩來宣聖宮的次數便越發多了。今日隨興而至,四處不見她人,在這太宵湖上聽到琴聲,循聲而來,卻見她獨自撫琴,遙望那秋色清遠的湖麵,思緒悠然。
點點曲音,輕渺淡遠。夜天淩原本靜靜聽著,忽而薄唇一揚,回眸相望,修長的手指撫上竹簫,清澈的簫音飄然逍遙,攜那雲影天光,頓時和入了琴聲之中。
秋水瀟然雲波遠,龍翔鳳舞入九天。
七弦如絲,玉潔冰清;紫竹修然,明澈灑脫。卿塵笑看他一眼,揚手輕拂,琴音飄搖而起。
滄海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記今朝;
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江山笑,煙雨遙,濤浪淘盡紅塵俗事知多少;
蒼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癡癡笑笑。
琴聲飄逸,清風去,淡看煙雨蒼茫。簫音曠遠,波潮起,笑對滄海浮沉。
一曲滄海遙,那簫音與琴聲流轉合奏,如為一體,不在指尖,不在唇邊,仿佛隻在心間。心有靈犀,比翼相顧,共看人間逍遙;相攜相伴,萬丈紅塵,且聽潮起潮落。
琴音漸行漸遠,簫聲淡入雲天。伴著最後一抹餘音嫋嫋,卿塵似乎輕歎了一聲,含笑問道:“四哥,你還記得這首曲子?”
紫竹簫在夜天淩手邊打了個轉,他微微揚眉,看向卿塵:“當然記得,我第一次聽到你的琴,便是這首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