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靖在中寧縣接受了我軍提出的條件宣布起義。。更多最新章節訪問:щw. 。”
“不錯。必須馬上利用戰果。”江大帥信心滿滿的開始瞎指揮了。
“因為中寧和平解放,敵人防線從這裏撕開了,可是以前那種部署向銀川進攻是不可能的。應該把沿正麵拉開的各部收攏,形成一些強大的突擊集團,給軍隊補充彈‘藥’和補給,迅速擬製爾後進攻的計劃。這樣做至少需要兩晝夜。況且要根據新決心把主力調近銀川,在那裏將它們編成一些突擊集團。這又需要兩晝夜。”
薛嶽有條不紊的解說道。
江大帥臉‘色’悻悻的說:“所以,還要再給馬福祥較長的喘息時間。”
“是。”薛嶽硬邦邦的說。
“你認為馬家軍還有抵抗的能力?”江大帥質問道。
薛嶽點點頭,說:“馬家軍的戰鬥力有目共睹,委座,您不可輕率。”
這一點,江大帥也不得不承認,歎道:“你認為不集結全部主力,不能打下銀川?”
“是的。”薛嶽說。
當‘交’戰還在進行,軍事首長隻好在不知道敵人企圖的情況下,如常言所說瞎子‘摸’魚般地定下決心時,很難準確地說哪個決心更好。畢竟,他們不是諸葛亮,能掐會算。勝利在望的時候,大多數人還是趨向保守的打法,寧願讓費一些時間去把個部集中,然後一舉克敵。
假如直接向北發展進攻,隨後逐漸將進攻軍隊正麵轉向東方,從西麵向銀川突擊,那就會有利得多。在此情況下,他們不僅不會為橫向調動‘浪’費寶貴時間,而且可以進至連接黃河南邊早就展開的集團軍群主力的縱深‘交’通線。這樣,馬家軍是‘插’翅難逃。
但如果突擊遇阻,情況就完全相反,所以薛嶽選擇的是保守打法。
畢竟,馬家軍的頑強,讓薛嶽與參謀部的同僚不得不小心對待
江大帥把葉‘挺’叫來接直通電,詳細詢問。結果葉‘挺’和薛嶽的判斷一樣。
……
“大人,駐守中衛的馬鴻賓的兒子馬靖率部起義後,瘋子軍順利渡過滾滾滔滔的黃河,人不下鞍,馬不停蹄,日夜兼程,直搗銀川。”
馬鴻逵得知馬鴻賓的兒子起義的消息後,如同一個轟天頂雷,當即癱坐在椅子上,半晌才緩過氣來。
馬鴻逵猛地‘挺’直身子,兩隻鷹眼瞪得圓溜溜的,‘射’出兩道凶狠的目光,直勾勾地盯著牆壁上的軍事地圖。忽然,他兩隻大手攥成拳頭,狠狠地擂了兩下桌子。
他嘟囔著,抓過電話機,狠勁地猛搖了一氣,等電話掛通後,他霍地站起來,拳頭在桌麵上“嘭”地砸了一下,下了一道命令:“炸堤!放水!把瘋子軍統統給我淹死!”
……
守堤的工兵接到命令後,在軍官的監督下,同時點燃了導火索。
轟轟隆隆,排炮一般的爆炸聲如同陣陣驚雷,震天撼地。
在雷鳴一般的炮聲中,仿佛發生了一場9級地震,數十裏河堤紛紛崩裂坍塌,泥土和濁水隨著煙火飛起數10丈高,橫空掀起一道幾十裏長的泥水煙火屏障。
在這道屏障下,洪水一瀉而出,猶如數十裏寬的一道瀑布,滾滾奔瀉而過。霎時,萬畝良田,千裏村野,一下就被決堤的洪水所淹沒,目光所及一片汪洋。
……
江大帥聽完詳細報告後,用拳頭狠狠捶了一下桌子:“喪心病狂!……因為你們謹慎,我們部隊沒有受到損失,不過寧夏的百姓……呼!要在這裏給法回回好戰分子一點教訓。”他轉向坐在身旁的薛嶽,吩咐道:“你們必須粉碎敵軍馬福祥集團。”
……
隨著馬家軍在中寧、中衛構成的第二道防線被突破,馬家軍代司令馬鴻逵為了阻止他們大軍直搗銀川,又將留在黃河以東的兵力進行了重新調整,命令武昭軍共11個步兵團、兩個騎兵團分布在4個防禦區。第一防禦區為青銅峽、牛首山等製高點;第二防禦區為金積及其以南馬家嘴子至鄭家大廟地區;第三防禦區為吳忠堡地區;第四防禦區為靈武城。
馬家軍馬鴻逵妄圖憑借青銅峽天險、星羅棋布的堡寨和河渠的水網地帶,與瘋子軍在金積、靈武一帶進行決戰。
馬福祥與馬鴻逵父子如此頑固拒絕和談,葉‘挺’奉命首先殲滅“寧夏兵團”主力於金積、靈武地區。
葉‘挺’所部,自從在剛剛進入西北於蘭州城下打了一場硬仗以後,再沒有打過大仗,戰士們的手早就發癢了。特別是到了鳴沙州以後,何談代表過河,馬靖投降,部隊一直留在原地“養‘精’蓄銳”。忽然聽說馬家軍“寧夏兵團”在金、靈地區擺開了戰場,戰士們心裏立刻就像燃起了一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