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新招的民團隊員,仇鷹是他們的團長,自然不能不管。但仇鷹的管多是從宏觀製度上的管,以及微觀上的問寒問暖。
這都是趙明出的主意。趙明說,千萬別說這問寒問暖是虛情假意,譬如你是個普通百姓,而縣委書記到你的家裏來,與你拉家常,問你需要什麼,聽取你的要求,你難道覺得這是假的?
不,這是真的!因為絕大多數百姓,都會以書記的拜訪為榮,把與書記合影的照片,掛在堂屋正中,以示榮寵。
再說,直接與士兵們打成一片,也容易聽到最真實的聲音,對於改進管理、訓練等,其作用不可低估。當然,仇鷹也是在做表率,或做樣子。這個樣子,就是關心下屬,愛兵的樣子。
但除此之外,日常訓練仇鷹確實是照顧不過來的。
趙冬是情報專業畢業,他最擅長的是情報。可是,仇鷹現在最差的是基層軍官,而最早一批隊員,卻暫時還無法擔負起教官的重任。所以,隻能暫時委屈趙冬這位情報大才了。
民團成立,對於四村來說是件大事,對於仇鷹來說,更是件大事。因此,在拿到坤甸殖民當局發放的“四村民團”執照時,仇鷹的步伐才正式邁開。
所謂步伐,首先是招人。要招人,在四村之中自然沒什麼人才。這事,自然又得落在坤甸的趙屠猴身上。
坤甸,是華人到達南洋的第一站,即便不在這兒長住,他們也要上岸休整兩天,然後再坐船去其他地方。因此,坤甸新貴“南華公司”的招聘廣告,總是張貼在坤甸入境檢驗處最顯眼的地方。
當然,這種顯眼也是有代價的,其中曲折,此文不作探討。誰說西方人不腐敗,仇鷹就跟他急。
南華公司招聘的人,主要有三類:
一類是有文化的華人,特別是有西式教育背景的人,譬如高小、初中畢業生,就是南華公司的最愛。高中畢業生?暫時還是不要想了,當然,偶爾還有大學畢業生,算是可遇不可求了。高中畢業生和大學畢業生,自然珍貴,他們可以做工程師,可以做教師,仇鷹向來是把他們當成一流人才使用的。
二類是招聘公司安保,也即安全保衛。這類人才明確要求,要麼從過軍,是退伍軍人,要麼擁有一定功夫在身,敢殺敢拚。
三類是技術工人和普通工人,南華公司,不但是商貿公司,而且也是實業公司,他們在近郊正在建設一家造船廠,很快將動工軋鋼廠、機械廠等工廠,需要的工人很多。
最後一類則是招收墾殖工人。婆羅洲熱帶雨林,人煙稀少,到處都是荒地,有實力的公司,完全可以投資農業,組建各類農場。
招收這四類人,並不是仇鷹一個人的主意,而是趙氏人才包括後麵引進的工程師人才,與仇鷹共同討論的結果。
第一類文化人的重要性不用多說。來南洋的華人裏,也有在華夏混不不如意,或者破產的讀書人,這類人,隻要不是之夫者也的迂夫子,仇鷹自然要將其網絡過來,以壯大自己。仇鷹現在用得上文化人的地方很多,小學教師,工廠管事、技術人員,民團教習,公司管事等,都需要文化人。其中民團教習,是專指文化教員,民團必須進行掃盲教育才行。
好在南洋華人的受教育層麵,真還比華夏更好一些。在華夏,此時的文盲率大概是90%,而在南洋的青年中,文盲率隻有40%左右,大多數青年,都有如此前的仇鷹一樣,是讀過三兩年私塾的。
二類安保人員,事實上分為兩類,一類是真實的安保,另類則是為四村民團儲備軍事人才,此外,新建立的工廠也得有自己的武裝力量。為什麼仇鷹要選擇民團、保安這類名義,原因就在於,這個時代民團、保安團之類的武裝力量,比較普遍,在官方的允許範圍之內,即便不太允許,隻要走走關係,關係到位,上麵也是掙隻眼閉隻眼。
軍事人才,如果僅僅是局限於四村,大家也可以想像一下,四個村莊,出現幾百個合格的兵員是可能的,但能出現幾十名將軍幾名元帥麼?指揮型人才,並不是訓練出來的,天賦非常重要。譬如,一所大學,可以批量生產碩士、博士,但卻不能批量生產科學家,因為科學家學校是培養不出來的,得有天賦;又如大學中文係,可以培養無數的中文高手、語文老師,但卻培養不出一名作家。
三類人才不用說了,技術工人和普通工人,是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仇鷹要想徹底摧毀倭人和土著把持的秩序,僅靠係統的兌換是絕對不行的。